随着默克尔第四度连任德国总理成为定局,法国总统马克龙上月底在巴黎索邦大学就重塑欧洲发表题为“欧洲倡议”的演讲,第三次就欧洲重建阐述其政策主张。
具体来看,马克龙的“欧洲倡议”包含诸多内容,涉及共同防务、边境移民、外交政策、可持续发展、数字经济、共同预算、统一税收、加强青年交流、强化民主建设、法德联合等。归纳起来主要是两方面:一是对欧洲联合的期许,二是对法德轴心的期许。应该说,“欧洲倡议”集中体现了马克龙在法国总统竞选中提出的“更有雄心的欧盟”这一对外政策主张的精髓,与其就任法国总统时的就职演说以及9月初在希腊发表的演说一脉相承,同时也与马克龙对内政策主张——“强大的法国”相呼应。
从提出的时机以及政策主张的成熟度而言,马克龙的“欧洲倡议”具有一定的现实可行性。其有关“重建一个主权、团结与民主的欧盟”倡议,再次将欧盟未来发展的紧迫性提上议事日程,与欧盟9月中旬发布的题为“打造更加团结、更加强大和更加民主的联盟”的《盟情咨文》具有相同的宗旨;同时,其倡议内容与德国在大选之后的诸多关注点吻合,尤其是在共同防务、对非发展援助以及边境移民控制等方面。随着英国退出欧盟,1963年签署的《爱丽舍条约》所确定的“法德轴心”,在明年届满55周年之际,其共同推进欧洲大厦建设的担当将得到空前加强。
就经济层面而言,“欧洲倡议”主张“多速欧洲”——“并非每个欧盟国家会同时参与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每一阶段”,要求在欧元区建立强有力的统一预算,并设立欧元区财政部长职位。为此,法国需要加强与德国在经济方面的协调,例如,以整合两国市场为开端,使两国企业从商法到破产法适用相同的规则。默克尔“原则上”不反对马克龙有关欧元区预算独立的提议,但统一预算和创立欧元区财长职位等重大变革,需要修改欧盟主要条约,且须获得欧盟全体成员国批准,这在当前并不切合实际,同时也可能使欧盟落入“道德陷阱”。
应该说,马克龙的“欧洲倡议”瞄准的是与德国联合,重在重新确认欧洲一体化中法国与德国的双核作用。但是从当前形势看,仍然有三方面因素困扰“欧洲倡议”的实现。
其一在于法国综合实力何时恢复。尽管法国是欧元区第二大经济实体,但近年来其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过去三年年均增速仅有1.0%,低于欧元区(1.7%)和欧盟(1.9%)的增速,而同期德国年均增速则达到了1.7%。僵硬的劳动力市场成为阻碍法国经济恢复活力的关键因素,也使法国成为过去30多年欧盟较大经济体中唯一失业率居高不下的国家。据欧盟统计局统计,2017年8月法国失业率为9.8%,同期欧元区与欧盟分别为9.1%与7.6%,而德国失业率更低至3.6%。鉴于法国劳动力市场灵活性严重不足,马克龙9月下旬签署了劳动力市场改革方案,意在减轻企业负担,增加企业投资意愿,以便未来五年内将失业率降至7%。
其二在于德国是否给予足够支持。由于社民党的退出,默克尔的联盟党与自由民主党、绿党组成的执政联盟对欧洲一体化的支持力度将会减弱,换句话说,未来德国的欧盟政策将受到更多国内因素掣肘。默克尔不仅需要弥合联盟党内基民盟与基社盟的分歧——如难民问题;也需要与反对欧洲一体化的自由民主党统一认识——该党不同意设立欧盟财长和共同预算;甚至还要顾及议会中第三大政党德国选择党对“损害”德国利益行为的牵制。法国虽然力推2024年“欧洲倡议”初见成效,但德国国内政局演化带来的困难也不容小觑。
其三在于各成员国能否相互妥协。历史进程表明,欧洲一体化的推进往往是欧盟各成员国相互协调立场的结果。马克龙在“欧洲倡议”中提出的计划都是中长期的,但是他给出的时间节点却是2024年,略显仓促。从时间上看,“欧洲倡议”即使得到法德联合推动,其实现的前景也难免过于乐观。何况近来,中东欧国家在难民、共同防务等问题上与德法的主张并不一致。相较德法积极推动加强欧洲一体化,中东欧国家则更希望从欧盟收回自身的政府权利,上述立场差异决定了“欧洲倡议”的实现需要更长的时间。
(作者为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欧洲与欧亚研究所副所长)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