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铁路携手邮政开创惠民举措新局面

2017年11月28日 16:39   来源:华声在线   翁志刚

  11月25日,中国铁路总公司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在北京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暨《中国高速铁路发展成就》邮票首发仪式。中国铁路总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陆东福,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李国华等出席。(11月27日中国交通新闻网)

  根据协议,中国铁路总公司与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将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在物流、便民售票和信息化、金融和资本、文化服务等方面进行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等方面深入展开战略合作。

  铁路有庞大的客运货运线路,延伸至全国各个主要城市和经济区域,承担着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运输任务,其中还包括专运、抢险救灾等条件下的特殊临时任务;而中国邮政集团作为世界五百强之一,则有着庞大的邮政网络,其触角甚至通达全球,营业网店覆盖全国城乡各个地区,即便最偏远的山区也能收到邮政信件和包裹。但是在当前社会极速发展,运输和快递业务面临着大变革的当前时期,两个运输和邮政服务的巨头都不约而同的面临着新课题。

  铁路有自己的运输网络,承担大规模、大宗货物运输一直以来是它的主业,它不光有国家经济的战略支撑功能,而且还有着更多细化出来的服务功能,这种服务更多的体现在客运上。而在货运方面,铁路一直走的是任务重、吨位大的路子。对新兴起的快速货物细分市场显然耕耘不够,面对快速崛起的快递业务,铁路虽然有着传统的运输优势,但是这种优势却因为船大掉头慢而显得越加迟滞,有点跟不上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和市场变化。

  而邮政系统就更不用说了,自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一直努力打通通达全国的邮政网络,为此,国家和社会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力求让每一个信件、包裹和信息准确无误的投放到全国的各个角落,如今,这种邮递能力更是通过跟国际深度合作深入到全球大多数国家。但是,邮政系统同样也面临着新物流、新业态的冲击。有人直指要害,说邮政系统的快递业务响应速度不够快,对于集中处理大量快速零散货物的能力和新兴起的快递公司相比显得差强人意。尽管,在很多偏远地区,热衷于以利益最大化的快递公司们不愿意去、不愿意走的地方,邮政系统仍然在坚守这些区域。换句话说,邮政跟铁路一样,不光担负着运输任务,而且还肩负着社会责任。

  铁路需要打通的是运输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如何把大量的零散货物以最快的速度安全有效的投放到客户手中,这是目前它面临的一大难题;而邮政系统则面临着如何处理大量零散货物的运输能力不足的问题、服务问题以及相关智能服务体系的建设问题。所以两方面都有自己的短板,同时这些短板又可以通过合作来补充各自的不足。这很有可能就是为什么两家运输业务巨头进行战略性合作的契机和根本原因。

  未来,人们有可能会看到这样的格局:铁路负责运输主干道,相当于大动脉的作用,而邮政负责相当于毛细血管的“最后一公里”任务。甭管是哪一个,都显得无比重要。只是,要进一步优化自己的运输体系,把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爆发出来,多利用自身优势,在日新月异的社会运输服务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准确定位,这或许才是它们真正要一起追寻的目标。未来它们之间会形成怎样的合作局面,未来会不会改变现有的运输格局,我们仍需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