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呵护好“白衣天使”们搏斗的激情

2017年11月03日 09:23   来源:人民日报   白剑峰

  ●包容和善待医学的不完美,是对医生的最大支持,也符合患者的根本利益

  不久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一名患者突发肺栓塞,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转危为安。事后,患者家属称医生在抢救这位患者时剪掉了衣裤导致财物遗失,并提出索赔,最终医护人员赔偿患者1000元。此事引发了网友热议。

  面对危在旦夕的生命,医生该不该剪掉衣裤?毫无疑问,当然应该。因为时间就是生命,医生必须与死神赛跑,当机立断,该出手时就出手。如果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一个生命可能瞬间就会消失。况且,医生为抢救患者而剪坏衣服属于紧急避险行为,在法律上无须承担损害衣服的赔偿责任。当生命权和财产权发生冲突时,生命价值高于财产价值,以损害财产权来保护生命权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当然,在本次事件中,医院并非没有瑕疵。医生在剪掉衣服后,把剪破的衣服当成垃圾处理了,从而导致患者财物遗失。医院未履行妥善保管患者财物的义务,患者索赔也没啥错。剪衣服抢救是一回事,遗失财物是另一回事。患者感激医生救命,并不等于放弃索赔权利,不应混为一谈。如果医院以此为契机,建立完善抢救患者财物保管制度,既能解除医护人员的后顾之忧,也能更好地维护患方的合法权益。

  有人担心,此事会影响医生抢救患者的积极性。今后,医生在抢救患者时,会不会先问是保命还是保衣服?其实,这只是网友的调侃而已。即便有了患者索赔的先例,面对垂危的生命,医生依然会奋不顾身地去抢救,根本来不及考虑衣服的价值。哪怕是世界上最贵的名牌,也阻挡不了医生挽救生命的热情,该剪还要剪,该赔还要赔。因为,在生命面前,任何理由都是苍白的。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只要能救回一条命,付出多大代价都值得,钱财总归是身外之物。在临床上,医生剪掉的衣服数不胜数,但索赔的患者少之又少。可见,绝大多数患者都是通情达理、知道轻重的。医生不会因为个别患者的极端行为,轻易改变行医准则。

  医学是一门复杂的科学。正如大自然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病人。医生抢救病人,犹如将军指挥战斗。面对瞬息万变的复杂情况,必须果断决策。任何一个决定,都不可能面面俱到、滴水不漏,有时必须牺牲局部利益,才能换来绝处逢生。患者应该理解医生抢救时的不完美。假如医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死守各种指南和规定,不敢越雷池半步,甚至还要考虑赔偿衣物等琐碎问题,抢救机会就会稍纵即逝,一个鲜活的生命就可能烟消云散。所以,很多医生明知一刀下去,可能救人一命,也可能惹来无尽麻烦,依然愿意拼一把,根本不考虑个人得失。也许,这就是医学的魅力所在。一代又一代医生被这门不完美的科学所吸引,是因为他们敬畏生命、迷恋妙手回春的那一刻。虽然不一定每次都能抢救成功,但成功的机会毕竟多于失败;虽然不可能做到完美,但绝不放弃对完美的追求。因此,包容和善待医学的不完美,是对医生的最大支持,也符合患者的根本利益。

  或许有一天,你的亲人也会躺在医院的急诊室里。当医生与死神搏斗时,请给他们一份笃定的信任和支持,让他们心无旁骛地救人,不要为医疗之外的事情而分心。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医生捐骨髓”是用医德救人    2017年10月20日
  • ·医生送患者回家的真正价值    2017年10月11日
  • ·医者仁心恒保值    2017年09月19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