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看中医”有助推动中医传承发展

2017年10月30日 14:58   来源:东方网   江德斌

  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在中医药领域,应用大数据时代的理念与技术的研究,已经悄然展开。记者从近日举行的首届慢病管理中医诊疗会议上了解到,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今后,小医生也能开出大处方。(10月29日《北京晚报》)

  近年来,人工智能与医疗的结合催生了很多创新创业机会,也给医疗就诊带来了新的体验:计算机视觉可以在检查CT影像时帮医生阅片,机器学习可以为病患提供就医流程的咨询服务,“语音病历”把医生的双手从手写病历中解放出来……不过,医疗属于技术门槛高、环节多、问题复杂的行业,也是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应用中最为特殊的领域。

  目前,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主要是西医环节,因西医本身就有数据化、量化、标准化、理论化等基础,容易与人工智能结合。而中医则与西医迥然不同,以经验主义为主,依靠传统中医典籍,以及中医师的长期实践积累,诊疗方式相对模糊,似乎很难对接人工智能。此次展示的线上辅助诊疗系统,将中医诊疗信息进行规范化处理后,上传到线上辅助诊疗系统后台,后台通过人工智能模拟名老中医辨证治疗的方式,给出一定的方剂建议,从而实现“人工智能看中医”。

  可见,“人工智能看中医”也是借鉴西医的经验,将原本相对模糊、经验化的中医诊疗信息,先进行统一量化、数据化处理,从而形成大数据库,由线上辅助诊疗系统分析相关数据,结合病人实际情况给出用药建议。如此,就突破了中医诊疗的数据化、标准化短板,使得中医亦可有效对接人工智能,融合传统经验和现代理论,提高中医诊疗效率,令小医生也能开出老中医的药方,有助推动中医的传承发展。

  受制于经验和理论的不足,中医的培养和成长周期非常漫长,需要在诊疗实践中不断积累实际经验,才能逐步领悟到中医的微妙精粹,掌握到中医药方的细微变化核心。这就造成中医越老经验越丰富,诊疗的医术也就越高超。在现实社会里,老中医更受患者信任,但老中医数量有限,覆盖范围狭小,而普通中医师的社会地位不够,患者缺乏足够的信任,亦造成诊疗机会少,经验积累慢,形成恶性循环,亦令很多有志医学的人对中医望而却步,中医师青黄不接的状况较为严重。

  而“人工智能看中医”模式的出现,则就使得中医与现代高科技融合,可以弥补普通中医师经验与理论方面的欠缺,将各地名老中医的经验汇总利用,能够大幅度提升普通中医师的诊疗技术,从而缩短中医师的培养与成长周期。可见,“人工智能看中医”能够有效缓解普通中医师的诊疗压力,让更多患者享受到“名老中医”的诊疗技术,提高中医的整体治疗水平,从而促进社会更加认可中医,让更多人接受和传承中医,以促进中医现代化的发展。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