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著名管理学家大前研一所著的《低欲望社会》最近引发热议。这本书的副标题叫“胸无大志的时代”,在这本书中,他感叹道:日本年轻人没有欲望、没有梦想、没有干劲,日本已陷入“低欲望社会”。
如果这样说还不够直观,那就是更多的人不婚、不生、不买房,对追求时尚、名牌没有兴趣,甚至连恋爱都懒得谈。如果说“低欲望”只是一个客观描述,那么“胸无大志”的说法显然就有自我批判的意味,或者说,在与过去和其他国家对比后,作者表达了他深深地忧虑: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物质缺乏欲望,这个国家又如何保持竞争力?
经济滞胀等现象能否简单归结于“低欲望”,以及“低欲望”的结果是否是灾难性的,都存在不小的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经济发展“三驾马车”之一的消费如果始终难以提振,确实会为刺激经济带来一定难度。不过,对于本身就“低欲望”的人来说,这恐怕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低欲望”通常有两种可能:一是消极意义上的、被动的“低欲望”。如果社会贫富差距过大,年轻人上升通道狭窄,就会让很多人觉得努力没有意义,于是不得不“低欲望”;二是积极意义上的、主动的“低欲望”。正像人们经常看到的有些成功人士,他们不焦虑、不恐慌、不随波逐流,有钱却不唯利是图,一切以满足精神需求为旨归。
孰优孰劣,一目了然。从宏观层面来说,奋斗改变命运的几率越大越好,这说明社会公平、有活力;从个人层面来说,过高的物质欲望会让人忘记“为什么出发”,或是在“成功”的道路上被异化,或是因欲望与现状长期不匹配,出现焦虑、无力、倦怠等症状。因此,在努力不减的前提下把欲望值调低一些,更多地关注内心感受,追求一些“小确幸”,不因“没得到的”而忽视“已得到的”,也许就更容易有对幸福的获得感。
这不单是人生境界的不同,更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方面,以“90后”为代表的年轻人越来越重视尊严、权利和生活的品质,即使面对更多的物质诱惑,也不愿像父辈那样忍辱负重,以今天的牺牲来换取未来的安逸。这一点在沿海地区用工荒上表现得非常明显,即使薪水不断上涨,对于很多年轻人也缺乏吸引力,仍无法阻止他们回乡的步伐。另一方面,无忧无虑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从来就没有为衣食发愁过,父辈们在意的买房、结婚、生子等人生大事,也许在他们看来是以牺牲生活质量为代价的,未必是人生必需。你不能说他们没有梦想,只是价值观变了,梦想随之不同罢了。
可见,所谓的“低欲望”,只是针对物质需求而言,是一种消费意识的变化。某种程度上说,甚至往往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高欲望”,并无优劣之分。正像人们常说的那句名言:“请走慢一点,等一等灵魂。”欲望无所谓高低,匹配灵魂就好:于社会而言,要让欲望有良性的循环通道;于个人而言,怎样在努力拼搏与活在当下之间拿捏好尺度,则是道永远的命题。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