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智慧租赁平台能终结租房乱象吗?

2017年08月11日 07:25   来源:燕赵晚报   何勇

  9日,杭州住保房管局与阿里巴巴集团、蚂蚁金服集团举行签约仪式,搭建全国首个智慧住房租赁监管服务平台。平台将结合阿里巴巴大数据、线上交易、评价系统及蚂蚁金服旗下的网上支付、芝麻信用体系等技术,实现租赁环境、租赁房源、租赁信息“三个全”的目标。(8月10日《钱江晚报》)

  在高房价时代,很多买不起房的居民,特别是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青年人和外来务工人员,会选择租房生活,租房市场需求持续处于高位。据链家研究院数据显示,3—5年后,中国将有约2亿人进入租房市场,租金规模将超过1.5万亿元。

  但是,租房市场现状可谓乱象丛生,问题颇多,房东、租房客常常都显得很不满意,“后悔”成为租房市场的一种常见现象,房东说后悔把房子租给房客,房客说后悔租了这套房子。因为一些“包租婆”、“二房东”动辄上涨房租,以各种理由让未到期租房客限时搬家,克扣押金等,让租房客失去居住稳定感、安全感;另一方面,一些租房客则以上帝角色自居,把租赁的住房当成私有房产,转租住房,让房东很受伤。而房屋中介领域又是鱼龙混杂,两头占便宜是房屋中介常见的赚钱手段。更严重的是,黑中介频频现身租房市场,在互联网生活服务平台上发布很多虚假的租房信息,沦为诈骗犯罪的帮凶,坑害了不少租房客的合法权益。

  杭州地方政府与阿里巴巴合作,运用互联网思维,利用大数据、线上评价系统等技术,搭建智慧租房平台,此举可以有效治理和终结长期存在的房源失真、黑中介、中介人员失信、“二房东”渔利、恶意违约等行业顽疾,有助于租房市场长效机制的建立,有利于建设和发展更加成熟的租房市场。

  首先,租房平台实行实名身份验证、人脸识别技术,这让在智慧租房平台上发布租房信息的房东、房屋中介、租房客三方的身份信息更加准确、真实。其次,智慧租房平台上的信用评价机制,让房东、房屋中介、租房客三方都要约束和规范各自的行为,以免降低信用等级,影响以后的租房、出租房屋。因为信用好的房东及其住房自然更受租房客青睐,信用好的租房客也更受房东欢迎,而房东、租房客都更愿意通过信用高的房屋中介租房,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和麻烦。再者,信用高的租房客,甚至可能免交押金、按月支付房租,这就减轻了租房的经济负担。

  事实上,今年7月住建部联合九部委已经印发了《关于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房租赁市场的通知》,这在政策层面为租房市场的发展保驾护航。在这个基础上,要加快租房市场的发展,终结租房乱象,就应当用好互联网技术和思维,引入和推广智慧租房平台,在这点上杭州无疑已经先行一步。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租相”别太难看    2017年07月21日
  • ·为租房创造友好环境    2017年07月21日
  • ·租购同权利于租房者安居乐业    2017年07月20日
  • ·让租房者有居住尊严    2017年05月26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