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立国:新工匠精神正在中国培育

2017年08月04日 07:45   来源:环球时报   

  最近几年,工匠精神被广为提及,重视质量、追求极致让人敬重推崇。不过,有个现象值得注意:凡涉及工匠精神,必提德国、日本,不少人将我国与德、日产品的差异,完全归于文化传统中工匠精神的缺失,这有失偏颇。

  中华民族血液中,从不缺少“工匠精神”的基因。数千年历史中,既有鲁班、黄道婆这样的大师级工匠,也有同仁堂、云南白药、茅台酒等老字号品牌,当代更有华为、海尔、格力等一批可与跨国巨头争锋的龙头企业,这都是中国工匠精神的典范。可以说,在追求极致、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等方面,中外的工匠精神内涵没有本质差别。

  需要承认,与德、日、美等国相比,我国工业化进程较短,速度较快,系统性培育工匠精神、提升质量品牌等方面经验不足,在制度保障、激励措施、方法积累、社会文化环境建设等方面相对滞后。回顾历史,日本制造和德国制造也曾一度被贴上“低端廉价”的标签,是通过实施“质量革命”“质量振兴”“质量救国”等战略,出台系列政策法规,推行先进技术,增强全民教育等手段,经过几十甚至上百年的努力,才得以塑造为如今高品质的形象。

  作为后进工业化国家,中国制造最初只能以“物美价廉”的优势,进入国际市场;在之后的超高速发展阶段,很多企业追求短平快的经济效益,忽视了产品的品质与内涵,假冒伪劣和低端产品充斥市场。尤其在毒奶粉、苏丹红等事件之后,中国制造的整体品牌形象受到严重打击。

  不过值得欣慰的是,随着高铁、核电、家电、手机等一系列高品质产品走出国门,国内消费者也逐步重拾信心,中国制造的美誉度正在回升。当前恰逢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生产、制造模式发展深刻变革,正为工匠精神赋予新的理念与内涵。

  创新。当前,数字、网络技术和智能技术日益渗透融入到产品研发、设计、制造的全过程,在培养工匠精神的同时,也要注重吸收最前沿的技术,鼓励推陈出新。

  协作。当前的互联网思维强调开放、协作与分享,企业的生产组织更富有柔性和创造性,这就要求在培养工匠精神的同时,注重分工中的专业化与精细化,形成相互协作、相互依存的利益共同体。

  自信。融合与开放,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在培育工匠精神的同时,要坚持民族自信,理性看待发展瓶颈和短板,提高发展的质量和层次。

  文化。工匠精神不应仅局限于制造业,更应成为全社会的共同价值,成为一种国民精神与文化,无论企业或是个人,都应逐步养成严格自律、精益求精、注重细节的职业精神和素养。

  “十年磨一剑”,质量的提升与品牌的养成非一日之功,工匠精神的培育任重而道远,要逐步完善激励制度和社会文化环境,增强品牌意识,提升软实力,早日重塑中国制造的良好形象。(作者是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研究员)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