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租售同权”立法有利于缓解购租失衡

2017年07月28日 08:29   来源:经济参考报   

  据报道,住建部近日表示,将通过立法,明确租赁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建立稳定租期和租金等方面的制度,逐步使租房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与买房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不少网民认为,“租售同权”立法有利于规范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也有利于抑制和减少炒房行为。不过,“租售同权”必须真正做到“同权”,即赋予租房者和购房者在公共服务方面同等的权利,若做不到这一点,天价学区房问题恐怕仍将无解。而这需要进一步推进教育制度改革,调整优质教育资源供需比。

  利于发展租赁市场

  网民“张国栋”说,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满足居民需求,增加供给固然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通过国家立法,遏制各种租房乱象,打消人们顾虑,让租房同购房一样住得踏实、放心。“租售同权”立法,把租房的权利法律化,让房东和租客处于相同的法律地位和享有同样的权利,这不仅契合民意,给人们吃了“定心丸”,而且更有利于规范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使租房切实成为实现“住有所居”的重要途径。

  网民“赵秀池”认为,在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时,我们可以借鉴德国等其他国家的经验,为建立稳定的租赁关系提供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目前德国租赁住房的家庭占到55%,与政府保护承租人的权利是分不开的。

  网民“闻一言”提出,“租售同权”制度化进程加快,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人们对购房的焦虑,对正在推进的楼市调控起到辅助作用,也能够改变房地产市场供给体系之中购租严重失衡的状况。随着住房租赁和销售管理加快立法步伐,有望通过法治手段遏制各种租房乱象,对住房租赁市场加以规范,让租房成为房地产市场保持平衡、房价保持平稳的“利器”。

  须做到公共服务平权

  有网民称,“租售同权”看起来只跟住房市场有关,但其背后与公共服务平权密切相关。关键问题是要赋予租房者和购房者在公共服务享受方面同等的权利。租房居民如果无法享受同等公共服务,即使建设再多公租房、长租公寓,形成再规范的租房市场,购租并举也不可能变为现实。

  网民“王心禾”称,“租售同权”“同”的主要是租赁方子女就近入学的待遇,但从目前房地产市场看,学区房依然是块硬骨头。“租售同权”若要充分发挥功效,相关部门须继续联手,在扩大居住供给量同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缩小教育质量差距,保障适龄儿童平等的入学机会。

  网民“鲁珊”提出,学区房抬到天价,原因是优质学校的供需比悬殊。“租售同权”,买了房子的可以上,买不了房子租了房子也可以上,问题就来了:学校的招生总数固定,一下多了这么多需求,怎么办?优质资源供应充足,供需比合理,学区房价格自然就缓和了。而优质教育资源的增量,来自教育领域的改革。所以,学区房的关键,在学,不在房。(记者 陈伟 整理)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立法保障“租购同权”正当时    2017年07月27日
  • ·立法有过错也应当追责    2017年07月26日
  • ·无人车上路,立法要赶紧跟上    2017年07月12日
  • ·假期立法不宜政出多门    2017年06月08日
  • ·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    2017年04月18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