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如火如荼,但绝对不是一帆风顺。第一位先驱,共享单车现在喜忧参半,在秩序和乱象间艰难前行,目前已经有三家单车企业退市。其他诸如共享充电宝、共享汽车、共享篮球、共享洗衣机等等,大多都处于面对市场“盲人摸象”的状态。而可以明确的是,这里面“窟窿”最大、争议最多的,要数共享雨伞。
据多家媒体报道,共享雨伞在全国多个城市出现,但是,无一例外的,这些雨伞纷纷迅速地不姓“共”,而改姓“私”了。各城市目前的统计惊人地相似:遗失率几乎为100%。面对“一伞难觅”的现状,某家企业却表示:“这就是我们想要的,藏伞于民是初衷”。企业负责人进一步的解释是:现在已经在上海、广州、深圳、南昌等11个城市投放了共享雨伞,每个城市几乎都出现了“一伞难觅”的现象,但这是正常的,当初投放的初衷就是藏伞于民,主张市民把伞带回家。未来还会再加大共享雨伞的投入。“私享的状况是短暂存在的,不需要有道德包袱”。
共享雨伞,顾名思义,和共享单车类似,指企业在地铁站点、商业区、居民区、校园、酒店等提供雨伞的共享服务,是共享经济的一种新形态。和共享单车类似,共享雨伞通过二维码,只要用手机扫一扫,然后进行身份认证、交押金、充值等步骤,就能得到一个密码,输入后就能将雨伞打开。使用收费是半小时0.5元,或者是一元一天。
在十几个城市里,几万、甚至十几万把雨伞,明明好端端地像彩虹一样降临到街面上,可几天之内“消失”殆尽,不能说不算是一种奇观。虽然说,共享雨伞的出现有着种种“先天不足”,比如非刚需、低频、门槛低、易丢失、易破损等等,而且,大量雨伞进入市场后,占用公共空间的问题也很突出,遭到过城管执法人员的集中清理。但是,说来说去,大量市民将共享雨伞据为己有,才是出现这种奇观的根本原因。
为什么在讲究公德、提倡文明素养的今天,共享雨伞会被成千上万个小小的私欲吞噬?相关企业“主张市民把伞带回家”、“不需要有道德包袱”的投放初衷是诱因。共享雨伞的赢得模式目前尚不清晰,但单靠一天一元的租赁费用,显然不够企业塞牙缝的。押金、广告收入才是大头。于是,企业把引导消费当成了首要任务,不惜拿先期投放的雨伞当“诱饵”,拿到投资便是赢家。这无异于变相鼓励市民们心里的私欲抬头,让一些人本就不甚清晰的公私界线更加模糊。但同时,一些市民缺乏对共享产品共同使用、共同维护的消费意识,若不尽快加以引导和管控,则有可能使“共享经济”的生态日益恶化。
如今,计时服务类共享产品已经向居民日常生活领域全面延伸,但是,无论是伤痕累累的共享单车还是尽数被“藏之于民”的共享雨伞,都无法回避消费者们良好消费习惯的培养问题。因为个体的便利性,常常是与整个群体的便利性矛盾的。共享单车被藏、加锁,倒闭企业感叹“车都被偷光了”;单车被毁被拆、乱停乱放“尸横遍野”更加剧了人们出行的不便,因为报废单车回收价格比纸还低,回收业者都不愿回收,这也给城市的市容和环境治理带来很大压力。如今,政府管理部门与企业共同尝试电子围栏,一些人的不当使用行为也受到了严厉处罚。共享单车的经验与教训也许都可以成为后续共享产品的前车之鉴。可以说,如果共享产品的经营者没有规范的管理、共享产品的使用者不具备文明的使用意识,共享经济的生态环境会越来越混乱、越来越恶化。单就共享雨伞来说,如果企业没有成熟的运营模式、没有公共资源管理的经验,消费者没有与产品的细化与便捷程度相匹配的诚信消费观念,投放再多的雨伞,也堵不住这个行业越来越大的窟窿。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