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 阿鲁·萨丹拉彻:共享经济别只盯着容易的目标

2017年06月28日 07:40   来源:环球时报   【印】 阿鲁·萨丹拉彻

  从许多指标来看,中国都可以说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共享经济体。中国每天使用滴滴出行的总量远远超过美国国内优步和来福车(Lyft)的总量。中国政府预计,2016年,共享经济领域的交易额超过了5000亿美元。尽管全球范围内许多城市都有按需交通、共享住宿和城市单车租赁的平台,但中国共享经济的一些产品类型却是世界独有,如充电宝、雨伞,甚至是篮球。

  中国对共享经济的痴迷并不令人感到惊讶。从意识形态上来说,许多共享经济平台所代表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融合,似乎与中国过去50年来的经济演变产生共鸣。其他一些因素也使得中国极其适合于继续引领全球共享经济。中国有超过5亿智能手机用户,是美国的两倍多,移动支付应用比大多数发达经济体广泛得多。中国消费力量的一个主要部分集中在人口密集的城市区域,那里的人们更容易接受“使用而不占有”的消费模式。最后,与美国和日本不同,中国消费者在“占有模式”下消费的历史较短。换言之,今天的美国和日本消费者在成长过程中看到他们的祖辈父辈都拥有汽车,他们从汽车“占有模式”转换到滴滴优步这样的按需交通模式的速度更慢。而另一方面,中国的新兴中产阶级或许可以跨过“占有模式”阶段,直接进入更高效和包容的共享模式。

  当人们意识到,仅在中国,消费者每年就花费近5000亿美元购买新车和二手车,滴滴出行吸引120亿美元风险投资和达到500亿美元估值便完全说得通。同样,随着ofo和摩拜追求单车租赁市场的全球统治性地位,点对点租车平台START在国内持续增长,风险投资者数以亿计美元的投资很容易收到10倍或更多的回报。

  然而,随着中国的共享经济企业家迈入更加冷僻的产品领域,风险投资者应密切关注他们所服务的市场规模。在承诺拿出更多资金之前,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或共享篮球平台的投资者应该重新审视这些产品的最终消费总额。即便能从相关消费者数据中获得收入,竞争者也有数十个之多,更何况从数据中获得收入,腾讯等全国性巨头通常更有优势。

  创业人才应该利用中国独特的优势,成为大规模点对点零售电子商务的先锋,并寻求改变占GDP相当比例的大型产业。毕竟,与美国的亚马逊不同,中国的电子商务领导者——阿里巴巴事实上是我在新书《分享经济的爆发》中提到的“群体资本主义”的最成功开拓者。群体资本主义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全新方式,一个平台会将消费者与数百万供应商联系起来,把众多经济活动和资本导入到分散的小微企业。与在越发专业化的市场中追求集中租赁模式相比,更加明智的做法或许是,发现分散的群体资本主义模式如何应用于零售、交通和住宿以外的行业领域。

  未来十年,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等将极大地重塑就业的意义。在中国,8000万制造业岗位和数以千万计的零售及服务业岗位,将面临严峻的数字化挑战。未来几年,如今富有雄心的共享经济企业家们,将为明天以平台为基础的小微企业主模式奠定坚实基础。然而若想取得成功,并对中国经济增长有益,他们必须将眼光从消费产品租赁等容易的目标上转移开,瞄准更具重要经济意义的产业。(作者是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教授,本文由王晓雄翻译)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