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理解和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2017年07月05日 10:29   来源:人民日报   钟社文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作为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和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局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提出,体现了新时期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娴熟应用,不仅为做好经济工作确立了正确的方法论,而且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新形势下,我国既面临严峻的风险挑战,也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风险挑战不容忽视,发展机遇不容错过。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既需要稳的节奏,又需要进的态势,稳和进要有机结合、协调配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妥善应对错综复杂国际国内形势的客观需要。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国际威望不断提高,世界影响力不断扩大。但也应看到,我国发展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从国际看,全球经济依然低迷,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区和全球性冲突日趋激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从国内看,我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突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影响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因素较多。面对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期、利益关系进入调整期、国际国内形势进入复杂期的严峻局面,我们更需要看大局、明大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如期完成艰巨复杂改革发展任务的重要保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改革发展的任务仍然艰巨复杂。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那样,“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如经济增长迫切需要新动力,民生建设短板急需补齐,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增大,意识形态斗争日趋复杂。这些难题又是不能回避的,必须谨慎应对,任何决策失误都有可能影响大局。要想如期完成改革发展的艰巨任务,既要有“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的耐心和恒心,又要有“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热情和闯劲,这正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要求。坚持稳中求进,才能既尊重历史发展规律,筑牢基础、稳扎稳打;又抢抓历史机遇,重点突破、锐意进取,确保各项改革发展任务圆满完成。

  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科学工作方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需要不断解放思想,大胆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但改革创新不能脱离实际,不能超越发展阶段,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否则就可能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这就要求我们在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时必须有科学的工作方法。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作为科学工作方法,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即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检验去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稳中有进地推进工作,既能避免因情况不明、举措不当而引起社会动荡,又能抓住事物发展的关键,不断推动各项事业向前发展。

  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稳和进的辩证关系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体现了从哲学高度妥善处理稳和进辩证关系的思维。坚持稳中求进,是以稳求进、以进促稳,使稳和进良性互动,从而推动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稳中求进作为工作总基调,要求各个领域的发展都要以稳为基础和底线。首先要稳经济、稳预期。经济发展具有基础性和根本性,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之所以一再强调稳增长、稳预期,防止经济形势大起大落,是因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逻辑决定了只有以经济稳才能推动全局进。其次要稳政治、稳政局。稳定的政治环境、稳定的政局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稳政治、稳政局,核心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能够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第三要稳社会、稳民生。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利益,就要加强民生保障。民生保障跟不上,社会就可能动荡,进而会影响政局稳定。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社会政策托底的底线思维,不断加强民生保障,保证社会稳定。第四要稳民心、稳思想。当前,思想文化领域的价值观念多元多样,各种思潮竞相发声。我们必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袭,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进是方向,进是目标。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发展、没有进,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稳。坚持稳中求进,必须科学地进、改革地进、协调地进、高质量地进。一是科学地进。推动发展要立足实际、把握规律。新形势下,我们党及时作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科学判断,就是要求不能单纯追求经济发展的速度,而是要稳中求进、求好,实现可持续发展。二是改革地进。进的核心是深化改革,在关键领域有所进取和突破,在把握好度的前提下奋发有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碰到的问题不会自己化解,只有不失时机地深化关键领域和环节的改革,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才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协调地进。新形势下,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领域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任何一项改革都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出现问题的纠错成本也会很高。因此,要使各种改革达到预期目标,必须协调有序推进,不能单兵突进。四是高质量地进。产业结构不合理、落后产能巨大是制约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当今时代,科技进步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空间,金融创新、管理创新等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路径,人民群众消费需求升级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我们的进必须是依托科技发展进步、符合社会发展目标、满足人民实际需求的高标准、高质量的进。

  把稳和进有机统一起来。稳和进是辩证统一关系,要从发展的角度去理解。稳指的是决定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处于相对平衡状态,但在事物稳的状态下又蕴含着进的趋势,而进的趋势又有着向不同方向变化的可能。这就需要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规律,主动为进培育力量、把握方向、开辟道路,这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哲学意蕴。把稳和进有机统一起来,需要把握以下两点。第一,稳和进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稳是进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强调稳,是因为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我们必须稳住阵脚,遏制不利因素的积累与发展。另一方面,进是稳的方向与保障。没有改革发展,不主动朝着正确的方向进,稳就无法维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也就不能顺利向前推进。第二,稳和进是相对的,不能一味求稳,也不能急于冒进。我们要善于根据客观条件的发展变化灵活把握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当条件不具备时,就应稳下来,抑制不利因素,培育进步力量;一旦条件成熟,就应抓住时机进,不能错失发展机遇。

  把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到实践中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既要立足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又要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还要兼顾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在实践中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需要牢牢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保持战略定力。保持战略定力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基本要求。面对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困难和挑战,我们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不动摇、不盲从、不跟风、不慌乱,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及时作出科学判断,分清主次、排好先后、统筹安排,使各项工作按计划协调推进。

  坚持问题导向。坚持问题导向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基本原则。稳中求进是一个认识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增强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把解决前进中遇到的问题作为打开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才能确保各项工作稳中有进、以进促稳。

  稳住经济大局。稳住经济大局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关键领域。经济稳是全局稳的基础,经济进能带动全局进。没有经济大局的稳,其他方面就很难稳得住。因此,经济工作尤其需要牢牢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在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基础上积极调结构,在关键领域不断进取并给全局带来活力,为稳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夯实经济基础。

  强化党的领导。强化党的领导是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根本保障。我们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没有党的坚强领导,既不会有稳的局面,更不会有进的步伐。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维护习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保证全党令行禁止。同时,各级领导干部要克服本领恐慌,提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本领,不断发挥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积极应对日益复杂的发展形势,保证各项工作达到预期目标,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新局面。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