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三代陪考团”是平民对公平的守望(图)

2017年06月09日 11:10   来源:东方网   王甄言

  7日上午8点40分,省实验中学考点,一名坐在电动轮椅上的老人努力往校门里张望,一分钟前她的孙子刚从这里走进考场。在全省各地,陪考老人的身影都很常见,有的老人甚至还成了陪考“专业户”。娃娃陪考也不少。在济南艺术学校高考考点,五岁的刘书豪“旷课”陪姐姐考试。在济宁市育才中学大门口外,曾兆利带着1岁半的儿子翰翰陪考。(6月8日《齐鲁晚报》)

  高考季节,全国各地都不少类似的“陪考团”。陪考的目的,一是保证家中的考生吃好、睡好,准时到考场;二是给家中的考生打气、加油、鼓劲;三是担心孩子考得不顺,心中泄气,甚至做出傻事。不过,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原因。比如,有的人想借陪考感受一下高考气氛,满足一下个人体验;有的则怀念一下自己曾经参加高考的味道,享受一下怀旧的生活,回味一下幸福的日子;等等。

  但是,最重要的是,家长们陪考,还是在守望一种公平。当下,高考仍然被认为是最公平的制度,包括争取优质教育机会、由下层向上一层流动等,是平民的机会,所以,民众都非常珍惜,都渴望自己的孩子、家人能够通过高考向上流动,实现改变家庭乃至家庭命运的愿望,脱离底层或者现有的层级。这种愿望也成为民众读书、学习的动力,成为举家支持孩子学习的精神支柱。

  事实上,除了家庭“陪考”以外,还有很多社会人士“陪考”,包括维持交通秩序的交警、替考生寻找准考证的警察、为保证考生准时赶到考场开道接受的警察、为考生取身份证、户口本的交警、爱心接送考生的志愿者等,这些人之所以这么做,既是维护和促进高考秩序,保障高考公平,也是集体呵护和守望高考公平。这些点点滴滴,集合成社会公平,使人倍感欣慰和鼓舞,也更加充满信心。所以,全社会就形成了一种共识——服务高考,保证高考顺利。

  家长、家庭成员,以及包括跨三代的陪考团的出现,可以说是从侧面肯定了高考制度及其公平性,这对社会而言,是一种正向激励,因此,我们更加要呵护高考公平,促进高考公平,让全体民众满意高考,满意社会公平,社会就有希望,民众的情绪就能得到安抚,社会就能更加和谐稳定。

  高考公平得到几乎全民的认可,这也激励我们在各个方面更加注重公平,努力保障民众在更多方面感受到社会公平,满意于社会公平,并能够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公平机会、公平创造价值、改变命运,过上满意的生活,则社会更加和谐有序、欣欣向荣。这样一来,不仅能激励民众更加奋发向上,而且,社会也将获得发展,并更加有活力。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