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经济应“背虚向实”

2017年06月09日 07:56   来源:经济参考报   陈涛

  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篮球、共享洗衣机……近年来,共享经济在资本魔力的催化下,正在我国四处开花。共享概念俨然已经成为新一轮资本追逐的故事和盛宴。然而,盈利模式模糊、私人信息泄露、保证金安全隐患等痛点显示,共享经济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同时,亦出现了“脱实向虚”的苗头。

  虽然共享经济概念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存在,其实质发展却在2006年以后,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主要国家长期经济低迷,稀缺与过剩并存,受收入增速回落影响,家庭消费观念出现较大转变。在新一代信息科技发展和智能手机普及的推波助澜下,全球共享经济出现了快速增长。据市场机构估算,2015年全球共享经济规模约达8000亿美元。从主要发达经济体看,共享经济主要集中在汽车交通、住宿、二手交易市场等领域,在推动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供求双方也都实现了经济意义上的红利。

  共享经济将“拥有权”和“使用权”拆分,进而激活闲置资源,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引领社会创新,扩大社会就业,最终促进了实体经济的发展。正因如此,它得到了我国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近年来,“发展分享经济”的表述,屡屡出现在各级政府文件和报告之中。2012年以来,我国共享经济出现了迅猛发展之势。

  不过,在肯定共享经济发展积极意义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共享经济在局部领域已经出现了脱实向虚的不良倾向。在资本的催化下,由科技公司主导的共享“租赁服务”,将共享经济下的闲置产品属性转变为再造产品,这已经不再是资源的优化配置,而成为资本争抢个人信息数据的战场。所以也不难理解,在短短40天内,共享充电宝就获得11笔融资,35家机构贡献了12亿元的资金。正因为如此,共享雨伞、共享篮球等没有多少真实共享需求的共享概念,可以堂而皇之地登堂入室。“烧钱”的背后实际上是社会资源的浪费。

  应该看到,当前市场上流行的一些共享概念,并非基于闲置资源的盘活。即使是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也不是为了盘活闲置资源,而是通过创造新的供给方式,来满足现有的需求痛点。虽然共享单车解决了普遍的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但共享单车的随意停放,既对城市道路交通秩序造成冲击,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社会管理成本。另一方面,共享经济多以保证金或会员费形式作为提供共享服务的前提,而面向非特定社会大众广泛吸收保证金和会员费,也具备了金融机构吸收储户资金的特点。如何保证这些资金的安全运营,仍存在监管的空白。

  由此可见,资本与共享经济的融合乃是一把双刃剑。正如此前互联网创新大潮下“烧钱”的结局一样,只能是那些能够坚持“背虚向实”,并成功地把各种数据植入共享模式机体,且能够有效加以利用的企业,才能持续创造新的价值。而相当一部分共享经济,因缺乏清晰的盈利模式,往往沦为资本击鼓传花的游戏,一旦资本盛宴结束,剩下的恐怕将是一地鸡毛。无论从哪个角度分析,发展共享经济的最终归宿,都应该是坐实实体经济。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