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一体化警报解除了吗?

2017年05月12日 07:18   来源:经济参考报   

  走中间路线的马克龙在法国总统选举中胜出,让许多人松了一口气。不过,欧洲人恐怕难以彻底放松。右翼的勒庞虽然败选,但已信誓旦旦表示要在五年之后卷土重来。而另一边,英国脱欧的进程已经不可逆转。

  这不禁让人担心,欧洲要闹腾多久,欧洲一体化还有未来吗?

  追根溯源,以欧盟为核心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始于两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领导人有感于战争的惨重代价,呼吁欧洲各国加强融合,避免悲剧重演。这一构想得到了认同,也是许多精英坚持的梦想。欧洲是毫无争议的区域一体化先行者,产生了欧洲议会、欧洲中央银行等令人赞叹的架构。

  起初,欧洲一体化的主要驱动力是保障和平,随着时间的进展,经济方面的考量越来越重要,保障和平的迫切性逐渐减弱。原本需要通过战争打开的市场和获取的资源,如今通过高度开放的贸易和商业渠道很容易就可以得到,扩张领土的冲动也失去了意义。一个经济体加入区域一体化组织,从商业、贸易到要素流动,微观层面的好处立竿见影。欧洲一体化进程不但没放缓,反而加速,中东欧国家还在源源不断地排队等待加入。

  欧洲一体化的成就归功于经济驱动,不过,近年来的曲折也可以归于经济层面的原因。首先是基本架构层面,货币一体化缺乏与之匹配的财政政策一体化,而后者受到政治因素的制约太多,很难协调。蒙代尔等人提出欧元区的构想时,也预想到这一挑战,不过他提出的理论模型中这一缺陷可以通过劳动力等要素的跨区域流动来缓解。也就是说,在欧元区整齐划一的货币政策下,大家基本上要跟随德法等国的货币政策步调,但这未必适合其他国家的经济状况。而劳动力的流动虽然已经几乎没有签证制约,但却仍受到语言和居住地传统的限制,难以真正像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一样随着经济和就业的区域变化而大规模地迁徙。欧洲南部希腊和意大利等经济体麻烦缠身,部分原因也在于此。这已是共识。

  欧元区不同经济体受益于一体化的程度存在差异。如果在主权国家内部或联邦国家之内,这样的缺陷可以通过中央财政的转移来弥补,而欧洲各国都是主权国家,有政治上的掣肘。希腊陷入危机,德国无法随便出钱去救。

  欧盟近年来面临的另一个挑战也与经济有关。经济不景气,货币一体化缺陷暴露的风险加大,与之同时出现的,还有全球一体化带来的资源配置变化导致世界各国贫富差距拉大,移民问题成了怨气发泄的出口。可以说,欧盟一体化替分配问题背了一个黑锅。

  英国的脱欧和法国的选举也许代表了两条稍有不同的路径。英国人以经济上蒙受的损失大于收益为理由,选择了脱离欧盟。而法国选择了看似更为理性的路径,考量也是经济。马克龙自我定位是能够听取右翼声音的中间偏左派,这也许意味着法国将会继续作为核心之一支撑欧洲一体化进程,但却也必须继续应对其中的挑战,包括分配不均的问题。至于在欧盟中地位虽重要却相对较为边缘的英国,脱离欧盟却并不意味着会放弃区域一体化进程。就目前可以预见的各种构想和英国“身段灵活”的传统来看,扩大开放加强联系的方向并不会变。

  近期而言,随着区域经济状况好转,就业回升,欧洲一体化的阻力可能会减小。至于更遥远的未来,欧洲一体化走向仍将取决于得失的权衡。对于一些欧盟成员而言,虽然“婚姻”并不愉快,但“离婚”的代价也许更大。英国虽然选择“分手”,却并未放弃做好朋友。当然如果最终后悔,对于欧盟一体化进程也未必不是促进因素。不论如何选择,普通大众追求的无非两点,一是要好处不要付出太大的代价,二是走动便利。倒退的路早已没了。(陈济朋)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