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加速壳资源不再稀缺 自行车生产搭上“共享”便车

2017年05月12日 07:19   来源:经济参考报   张健

  IPO加速壳资源不再稀缺完善退市机制驱劣质公司

  据报道,伴随IPO提速和并购重组审核趋严,二级市场“壳”生态发生剧变,从“一壳难买”变为“一壳难卖”。多位私募人士透露,目前“壳”买卖基本陷入停滞。监管加强后,不少囤“壳”大户急欲出清。但IPO提速和极低的借“壳”上市成功率令买方对“壳”的兴趣降至冰点,供需不平衡导致“壳”市场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业内人士表示,当前借“壳”成本较去年下跌了30%至40%,去年借“壳”成本高的能超过百亿元,现在最高也不过60亿元。业内人士称,近期前来咨询的借“壳”方寥寥无几。一位私募机构负责人表示,最近两个月只接到一个前来咨询“壳”交易的券商朋友电话。

  本来,“壳”就是一个空架子,甚至是一个负债累累的负担,但是在中国资本市场,这个空架子被炒成了几亿、几十亿甚至更高的价格。原因很简单,因为上市公司是极度缺乏的稀缺资源,每个做企业的人都把能上市当作最宏伟的目标。为什么想上市?冠冕堂皇的理由可以说一堆,但其实对某些企业来说最重要的理由只有一个:中国资本市场太容易圈钱了;首发圈一大笔,各种名目的再融资还能三番五次地赚得钵满盆满。另一方面,上市的法律风险又低得很,多数违法违规行为只不过谴责几声,罚款几十万了事。这种买卖谁不愿意干?而IPO名额少、排队时间长,于是乎“壳”成了香饽饽。现在,“壳”资源遇冷,这对中国资本市场来说,是大好事。更重要的是让“壳”失去生存的土壤。IPO加快是应该的,退市机制则更要强调,淘汰劣质公司的步伐急需加快。每年进入和退出的企业数量应大致相当,才能实现“户枢不蠹,流水不腐”——这也是发达资本市场上市企业数量大致持平的基本原因。

  股权之争背后还是人之争重组成败最终看企业效益

  万科长达两年的控制权争斗,为中国资本市场的公司治理,提供了一个广泛而深刻的教材范例,时至今日剧情仍未谢幕。这一起源于险资举牌、华润态度暧昧的股权事件,背后是支撑了万科32年独特的现代化企业制度——央企华润贵为第一大股东甘当财务投资者,并不遗余力地支持万科,管理层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者。也正是这个延续了32年的万科模式,让万科迅速成长为全球最大的住宅开发商,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地产品牌。然而,极为戏剧性的是,这一模式在资本追逐,尤以险资杠杆举牌面前受到空前挑战。以创始人身份做职业经理人的万科董事局主席王石,显得狼狈不堪,两次险些被踢出局。所幸,随着华润退、深铁进,万科股东格局按照管理层预定的目标初定,但仍留下宝能入股、华润退出的待解之谜。不过,当前万科超期服役的董事会备受关注和诟病,无论万科愿不愿意,其当前的变局都如箭在弦上。而变局后的万科,如何保持股权多元分散又能形成良好稳健的公司治理结构?如何延续几十年来经得起分析的持续盈利能力?而作为万科灵魂人物的王石,在接下来的董事会重组期间将何去何从?

  万科的股权之争,至今尚未真正落幕,但随着深圳地铁的介入 ,结局似乎比以往明朗了些。但是重要的人事安排还有诸多变数,知名人物的去留仍有悬念。万宝之争是中国企业管理制度和资本市场制度不可多得的典型教材和经典案例,值得总结。值得关注的是,“资本说了算”依然是资本市场的基本原理,大股东依然有撼动基础的支配能力,这一点不容置疑,这也是诸多大腕如此在乎控股权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面对难以避免的“野蛮人”,仅从道德层面的谴责是苍白无力的,更多的要从制度设计上做到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再者,股权结构变化和由此引发的高层人事变动,其目标应该是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如果相反,企业由盛转衰,甚至一蹶不振,则很难称作成功的资本市场运作。对于万科之变的评价,最终还是要看企业效益,效益提高才是硬道理。

  并购重组审核更趋严格炒作忽悠难获市场青睐

  今年以来并购重组持续放缓,统计数字显示,前4月上会并购重组项目数量和整体市场并购交易金额均同比“腰斩”。2016年的并购市场可圈可点,完成交易3105起,交易额1.84万亿元,同比增长了76.64%,而这主要归功于去年上半年的并购井喷,9月份以后情势大变。去年6月,证监会就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上市部发布两则常见问题解答,9月“史上最严”重组新规正式落地。一系列监管条例出台和实施后,并购重组从严审核的态势一直延续至今,并购重组市场遇冷。并购重组的全面放缓直接影响到了券商投行的生意,今年以来并购交易金额排名前20名的券商不及去年同期前20券商的四成。

  资本市场的重要功能,就是为上市公司开辟融资渠道。坊间往往用“圈钱”来形容这种活动,其实颇有贬义。数字显示,今年前4月,证监会上市部召开会议频率明显减少,上会公司数量不足去年同期的一半,通过率也略有下降。这是一种新趋势,还是某种临时性的调整,还有待观察。其实,上市公司为了长远发展,通过各种方式从资本市场融资,是积极的、健康的行为,本来不应该引起非议;但是在中国资本市场,往往出现融资或再融资目的名不副实、公司通过融资促进发展的项目含混不清等等问题,并购重组成为炒作的概念或忽悠的由头也不在少数。面对如此状况,监管层数量适当收紧、审核进一步从严在所难免。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关键还是上市公司自己要守法合规,要把再融资的钱用在正道上,要把并购重组的项目做扎实、做的有效益。让资本市场早日甩掉“圈钱”这个贬义词。

  自行车生产搭上“共享”便车电商销售仍考验实体经济

  5月5日晚间,上海凤凰发布公告,其控股子公司上海凤凰自行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凤凰自行车)与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ofo共享单车运营方,以下简称东峡大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以下简称“协议”)。据该协议,在12个月内,凤凰自行车将向东峡大通或其关联公司,提供总量不少于500万辆的采购计划。上海凤凰称,若按照公司2016年度运行情况,这将给凤凰自行车带来约4000万元的收益,如此来看,每造一辆共享单车,上海凤凰将平均获利8元。去年实现净利润不过近5289万元的上海凤凰,可说是搭上了新业态的东风。

  每辆车赚8块,这是近一期被许多媒体和投资者嘲笑的一件事。其实看过和用过共享单车的人都清楚,这种车结构简单、用料一般、加工不精细,绝对是自行车中成本很低的低档货,不要和高档的自行车相比,就是和家庭一般自购的自行车比较,也在材料和工艺上处于下风。但是,由于有“量”,每辆车赚8元应该是不小的利润。所以也有人称,共享单车拯救了处于产能严重过剩的自行车行业。确实,公众和媒体把目光都聚焦于电子商务方面的“共享单车”,没有人关心这种共享的载体——自行车,这可能也是电子商务发展的通病。比如,网上购物方便廉价,但网络销售的产品如何生产、如何保证质量、如何打假,少有人关心,等到出问题再投诉,要麻烦很多。说到底,网络及移动通讯,提供的还是销售服务,背后还是在考验实体经济。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