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日常反馈机制对接政策“真空”

2017年03月24日 07:34   来源:长江日报   □评论员 李杏

  连日来,长江日报报道了我市迎来加装电梯小高峰,但因相关文件过期,新政策还未出台,部分小区业主加装电梯审批受阻。昨日,多年来一直关注老楼加装电梯政策的市政协表示,将建言尽快修订相关文件,简化审批流程,减免相关手续费用。

  老小区加装电梯,群众需求强烈,也开展了相关试点,但现实中操作起来仍然不畅。像这样的问题,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要实现政策上的预判和先行,难度是很大的。相关试水文件过期,新政策没能及时跟上,这种情况恐怕不会是个例。政策“断档”与“真空”,在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时或许难以完全避免。

  政策出现暂时悬置,但群众的困难不能搁置。像老小区高层住户无电梯的问题,对居民尤其是高龄人群而言,是无法回避的一大痛点。每天的出行成了大问题,甚至不得已要搬离老房子,加装电梯没着落,多等一天都是煎熬。如果政策一直没有动静,给不出准头,那类似问题究竟该如何解决,这同时也提出了城市治理机制上的问题。

  有一些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是可以通过社会自身的调节去化解的。像老小区加装电梯,居民们就能自行协商,争取到大多数居民的理解和支持,统一了意见。但是,在政策的不确定和一系列复杂的审批程序面前,居民很难通过自身的努力突破障碍。现实中,少数成功的案例,往往需要借助媒体的介入与呼吁,最终得以“特事特办”,并不具有很强的可复制性。换言之,问题其实依然没有得到顺畅的解决。

  以问题为导向,强调的是从问题出发,围绕着解决问题而行动。但现实中,在问题尚未出现以前,可能很难意识到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政策,而问题一旦出现,往往会遇到政策的“空白”。如果问题不能有效被反馈,及时进入决策讨论中,群众的需求不知道向谁反映,不知道谁能解决,最后都积压到群众身上,成了所谓的特殊困难。

  让新问题及时得到政策层面的重视,相关渠道的畅通和效率很重要。目前,有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密切联系群众,可以把新问题反馈到决策层面,这是一种有效的机制。但是,每年“两会”的议政资源是相对稀缺的,从讨论到落实之间,周期也相对较长。还有很多可能并不算特别重大的问题,也不涉及什么难以突破的原则,却关乎群众切身利益,迫切需要有更有效的办法,以尽可能快地化解群众的燃眉之急。

  群众身处社会生活的一线,是最敏感的问题发现者,城市治理能力的提高,既要依靠群众,也最终服务于群众。群众急需知道的,是到底怎么有效地反映问题,让那些有代表性、有共性的问题,早日进入议事日程。这就需要政府更主动地完善日常、便捷的反馈机制,有效弥补政策断档给群众造成的困扰。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