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谈】企稳、向好、趋优 中国经济呈现三大特征

2017年01月28日 0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中国经济呈现出“企稳、向好、趋优”三大特征,为2017年经济转型升级、结构调整优化积蓄更多力量。这三大特征充分表明,中国经济能顶住下行压力,克服种种困难,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灵猴辞旧岁,金鸡报春来。2016年渐行渐远。2017年迎着春风,灿然前行。回望来路,中国经济在艰难中爬坡迈坎,呈现出“企稳、向好、趋优”三大特征,为2017年经济转型升级、结构调整优化积蓄更多力量。

  中国经济必须保持适度的增长。在经济下行压力下,稳增长是首要任务,是基本前提。2016年中国经济已经触及底部,企稳回升态势确立。这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经济增速稳。第一、二、三季度经济增速为6.7%,第四季度增速为6.8%,全年经济增速实现6.7%,维持中高速增长。既实现了稳增长、惠民生的目标,也给促改革、调结构提供了空间。

  二是物价稳。CPI同比从最低点1.3%重回2%以上,PPI月度环比、同比相继转正,温和回升,从“通缩”边缘走开。下半年以来,货币政策趋于中性,货币发行基于经济增长的内生需要,没有“通胀”隐忧。

  三是微观经济主体预期稳。制造业PMI重回荣枯线,且连续5个月位于荣枯线之上。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月度数据维持在52.7%-54.7%之间,全年整体保持扩张趋势。这意味着微观经济主体对经济前景有良好而稳定的预期,参与经济活动的意愿增强。

  2016年的经济数据看,中国经济不仅已经“企稳”,而且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

  一是经济增长的质量更好。经济增长的能耗降低,全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上年下降5.0%,水电、风电、核电、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经济增速下降,但依然容纳较大的就业量,全年城镇新增就业达1300万人以上。

  二是经济增长的微观基础更好。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扎实而深入的推进,微观经济主体数量越来越多,竞争性更强,也更具有活力,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微观基础。2016年全国新登记企业553万户,比上年增长24.5%,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5万户。工业小微企业景气回升,14季度景气指数分别为87.290.692.093.3

  三是微观主体的效益更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3月份开始一直维持在6.0%以上。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0334亿元,同比增长9.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85%,同比上升0.2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76元,同比减少0.14元。

  在经济体量达到一定规模后,优化经济结构更为重要。没有经济结构的优化,就没有经济规模在更好水平上的提升,就没有整个经济体在更高层次上的健康循环。2016年中国经济“趋优”特征表现得也很明显。

  一是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重要性凸显。2016年,我国服务业增加值384221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7.8%,增速比第二产业高出1.7个百分点。服务业占GDP比重已上升为51.6%,比上年继续提高1.4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出11.8个百分点。服务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8.2%,比上年提高5.3个百分点,比第二产业高出20.8个百分点。

  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2016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0.8%,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8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为12.4%,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中国经济的产业支撑逐渐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

  三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2016年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2316亿元,比上年增长10.4%,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64.6%。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大马车。经济增长由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的趋势明显。

  “企稳、向好、趋优”这三大特征充分表明,中国经济能顶住下行压力,克服种种困难,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乔瑞庆)


  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一图读懂2016年中国经济

     6.7%来之不易却也意料之中 2017中国经济延续稳中向好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