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一带一路”有助世界经济增长

2017年01月17日 09:4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王如君

  

  “一带一路”对亚洲大有益处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行动有助于世界经济增长。”日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克尔·斯宾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斯宾塞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和亚投行的建立改善了中亚、东欧和东非国家的经济发展路径,当然对亚洲经济更是大有益处。中国的对外需求为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增长机会。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更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加速。如果美国即将上任的新政府将来真的退出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区域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好填补了留下的真空。

  中国经济改革朝正确方向迈进

  说到中国经济,斯宾塞十分高兴。他说:中国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改变经济增长模式的正确方向,目前已在不少领域取得了进展。为了全面实现这些目标,中国政府需要下决心放松管制。当然,在金融、食品安全、药品规范等领域,中国能够也应该加强管理。中国在绿色经济方面也取得了进步,但环境方面要想达到大众能够接受的水平还要走很长的路。

  斯宾塞表示,中国推行经济结构改革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消费在增长,许多领域的民营公司更显示出创新动力。中国经济结构改革朝着正确的方面迈进。但是,挑战依然存在。人民币在交易中需要找到新的价值平衡,资本外流还会继续。在我看来,这些事项发生得越早越好。中国金融领域还需进行实质性的改革,造成风险的诱因是分配信贷的政府担保被扭曲。除非进行改革,否则这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水平和质量产生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这是未来5年内需要进行的重大改革。

  对于世界经济发展表示担忧

  对于目前世界经济的发展态势,斯宾塞表示担忧。他说,目前,从可预知的政策变化和各界的乐观预测和信心来看,美国经济名义增长似乎在加速。美国经济可能会跨过难关,私人投资在增长,有助于改变生产率低下的趋势。欧洲尽管情况比前段时间好一点,但仍将继续为应对经济增长和通胀问题而努力。欧洲经济依然面临下行的风险,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势力抬头,给经济、金融和政治的发展造成了障碍。他认为,中国经济发展良好,会保持6%以上的增长。印度经济可能会保持强劲,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会有所改善。

  斯宾塞强调,除了英国脱欧,全球经济还面临其他“黑天鹅事件”:一是意大利这样的国家有可能脱离欧元区;二是可能发生贸易战,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以及资本流动发生实质性倒退;三是较为严重的网络黑客威胁,各国为了保护网络安全而部分关停信息和知识的传播。

  对于美中关系,斯宾塞说,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还没有正式上任,现在很难预测美中关系的走向。特朗普政府的主要官员和顾问在贸易、环境和外交政策上观点并不一致。当然,美中关系恶化有一定可能,但人们普遍希望双边关系应建立在现实和互利的基础之上。

  (本报华盛顿1月15日电)

(责任编辑:范戴芫)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促进世界经济包容联动发展    2016年09月20日
  • ·引领世界经济新潮流    2016年09月12日
  • ·复苏世界经济的中国方案    2016年09月12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