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观点: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乔瑞庆认为,近几个月来物价指数温和上涨,这是经济企稳回升的主要标志。2017年物价指数会随着经济增长而温和上涨,但不会出现通胀现象。
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6年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C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2.1%;PPI环比上涨1.6%,同比上涨5.5%。
从8月份开始,CPI总体呈现温和上涨态势。自10月份“过2”之后,连续三个月保持在2以上。虽然12月份较11月份略有回落,但考虑到即将到来的春季消费旺季,可以预期,2017年1月份CPI同比涨幅依然会保持在2以上,环比也将上升。
再看PPI。同比涨幅从9月份由负转正之后,一路大幅度上扬,12月份已经达到5.5%。这主要是由于生产资料价格同比大幅上涨所致。考虑到12月份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7.2%,2017年1月,PPI同比预期仍将保持大幅上涨。
物价指数温和上涨,这是经济企稳回升的主要标志。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对房地产泡沫的持续挤压和对金融风险的有效防控,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会不断提升。这在物价指数上会有所体现。因而,总的判断是,物价指数在2017年仍将维持温和上涨的势头。
但是随着物价回升,对于通胀的担心又出现了。这担心有一定道理。一般而言,经济回升过程往往伴随有通胀。当代经济学家用菲利普斯曲线表现经济增长率和物价上涨率的同向关系。所以,一旦经济增长率回升,对通胀的担忧就不可避免。逻辑反映现实,但现实未必一定体现逻辑。就目前的中国经济而言,经济企稳回升并不必然伴随有通胀。
准确地说,通胀是由于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商品而导致的物价指数整体持续大幅上涨。因而,发生通货膨胀,要么是由于商品少,要么是由于货币多。中国目前商品会少吗?如果商品少,就不会有“去产能”之说了。温和的物价上涨,有助于刺激生产,利用过剩产能,增加商品供给,吸纳货币。在去产能完成之前,除非出现严重的结构性失衡,否则,很难出现由于商品缺少致使物价指数整体持续大幅上涨的情况。
再来看货币供给。中国的货币存量已经很大,截至11月末,广义货币余额153.04万亿元。如此多的货币存量,是央行进行货币供给时不得不考虑的因素。12月份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其内在含义是保持货币总量在经济增长内生需要的水平上。因而货币供给增量不会大增,自然也不会出现因货币供给增加而引起的通胀。
基于以上两个方面的考虑,我们有理由预期,2017年物价指数会随着经济增长而温和上涨,但不会出现通胀现象。(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乔瑞庆)
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文章:为什么对2017年振兴实体经济充满期待
稳中求进 开创2017年经济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