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言众议:抢票软件到底是服务神器还是网络黄牛?

2017年01月08日 07: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又是一年一度春运,火车票牵动亿万人。近来,携程、去哪儿、艺龙等国内多个知名互联网旅游公司,纷纷推出刷票软件替客户抢票,被质疑涉嫌倒卖火车票。那么,在车票供应紧张的情况下,刷票软件到底是服务神器还是网络黄牛?

  抢票软件手段再隐蔽,依然逃脱不了倒卖车票的嫌疑

  中国经济网网友 徐向荣

  有法律人士指出,判断抢票软件提供有偿抢票服务是否合法合规,关键在于它是“代购”还是“代售”。依据这个标准,我们不妨逐个甄别一遍,如果有偿抢票服务是代售,那么这些平台必须与12306网站签订代售委托,然后收取每张不超过5元的代售服务费。据媒体报道,12306网站并没有授权其他平台开展相关的服务内容,加上这些平台收取的类似服务费远远超出5元,显然抢票软件的加价服务并不能算是代售。

  如果有偿抢票服务是代购,从表面上看,抢票软件提供抢票服务,用户支付一定的报酬,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抢票软件之所以能抢到车票,根本原因在于其通过技术优势,强行反复插队。这些抢票软件频繁出击,制造了网络订票的不公平,导致众多普通旅客根本买不到票。如此行为,与以往“黄牛党”在售票窗口通过提前排队或插队买票有何区别呢?因此,抢票软件即便包装再光鲜、手段再隐蔽,依然逃脱不了倒卖车票的嫌疑,称其为“网络黄牛”并不为过。

  莫让“抢票神器”变“抢钱利器”

  中国经济网网友 刘天竺

  所谓的“抢票神器”仅是靠网速比一般用户快,在特定的时候“大捞一笔”,这不就是“抢钱利器”吗?对于这一扰乱市场秩序、借机敛财的行为,法律应当及时跟进。

  我们无法避免网络代购车票的存在,也就是说任谁都无法去限制“高带宽、高网速”的网络用户买票。但是自己买票是一回事,代他人买票收取费用是另外一回事。目前虽然法律上存在空白,但是“利用网络条件的优势牟利”是事实,那么它的利润空间应该有一个界限。

  “在技术设备上的合理投入,可以取得合理的收益”——这一点相信能够得到大多数旅客的认可。但是像“不足200元的车票,购1000元抢票加速包,成功率就可达到85%以上”这样的“服务”,倒像是“买套餐赠车票”了。

  解决春运难,需要“组合拳”

  中国经济网网友 修伟

  有偿抢票服务增加了乘车成本,在“一票难求”的背景下,花高价买票,旅客实属无奈。有偿抢票给旅客制造了新的不公平,网络有偿抢票,看似是市场催生的合理产物,但实际上破坏了公平的购票环境。

  曾有人想通过12306官网升级来解决问题,从技术上进行限制,但是从现实看,增加或取消验证码打消不掉黄牛的抢票势头,验证码难度的增加只会催生破解技术的更新换代。

  春运难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要素配置不均衡,地域间经济差异大。因而,单让铁路部门承担责任有失公允。笔者认为,解决春运难,需要“组合拳”,只有统筹路、海、空交通资源,推行综合性较强的购票平台,扩大旅客购票选择余地,才能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得更加合理。
  本文内容来源于时评作者向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的投稿,征稿邮箱:cepl#ce.cn(#改为@)

  更多热点话题请点击>>>网言众议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