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地扯起“基金小镇”建设大旗的背后,资产管理行业的配套设施、财富管理产品的发展理念能否跟上尚待观察。因为,打造基金小镇门槛相当高,离开了相关先决条件,单纯依靠建设高端房地产的思维发展基金小镇,只会带来一个畸形、无序、高风险的区域私募基金市场,不但契约精神无从谈起,产业带动无从实现,就连最基本的代客理财能力也无法落实,到头来恐怕只会留下一片空荡荡的“高端楼盘”
随着最近安徽合肥、陕西西安、四川成都等地宣布打造特色“基金小镇”,目前国内提出或已建成基金小镇的城市已超15个。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基金小镇提出的未来资产管理规模合计超过4万亿元,重点引进和培育的基金品种涵盖私募证券基金、商品基金(CTA)、对冲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投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几乎所有大类资产配置领域,力争吸引的核心基金类企业合计超过2万家。且不说资产管理规模能否最终实现,单单是目标基金公司数量就已超过目前全球对冲基金大本营美国格林尼治小镇。
然而,在各地扯起“基金小镇”建设大旗的背后,资产管理行业的配套设施、财富管理产品的发展理念能否跟上尚待观察。这些斥巨资打造的交通完善、环境美好、教育发达的高端住宅能否引来“金凤凰”还要打上问号,而现有的基金小镇能在多大程度上服务和支持实体经济,尚需太多的金融发展实践来论证。
基金小镇发展模式,主要来自欧美发达国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被誉为全球对冲基金“大本营”的格林尼治小镇。相比单个基金公司的发展,基金小镇由于背靠国际或国内的金融中心,有多家基金公司聚集,利用私募证券、私募股权等基金综合化经营优势,能够更好地促进当地私募基金产业链经济的发展。比如,在国际金融中心旁边建设私募证券基金聚集地,既省去了在主城区昂贵租金的烦恼,让相关基金公司享有信息、交通、税收等方面便利,还有利于大批涉及私募营销、外包服务、风险控制、产品发行通道等领域的中介公司大展拳脚,有利于带动与资产管理行业相关的上市公司及其他金融服务业整体快速发展。再比如,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扎堆的城市,资本和产业对接的渠道往往更直接,创新创业从想法到产品的过程往往更容易付诸实施,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效率有望更高。
但是,不要忘记,打造这样的基金小镇门槛相当高。首先需要国内的社会信用环境、资本市场整体发展水平、法律法规完善程度达到一个新的高度,需要金融中心城市强大的辐射带动效应。其次,要拥有一批相当成熟的资产管理人才、风险投资者人才、产业发展人才、合格投资者以及权责明确的监管体系。再次,需要有宏观经济层面、上市公司层面以及并购重组市场等多个层面的带动和支撑,尤其对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来说,只有新的经济发展业态不断涌现才会产生强大的融资和上市需求,进而拉动私募基金市场不断走向繁荣。
反过来看,离开了这些先决条件,单纯依靠建设高端房地产的思维发展基金小镇,只会带来一个畸形、无序、高风险的区域私募基金市场,不但契约精神无从谈起,产业带动无从实现,就连最基本的代客理财能力也无法落实,到头来恐怕只会留下一片空荡荡的高端楼盘。从这个意义看,各地建设基金小镇的初衷并无不妥,但应考虑整个经济基本面因素、区域经济因素、外部法律环境以及自身经济定位等因素,既要避免贪多求快、一哄而上,又要加快学习国外先进的资产管理经验,从当地实际出发,择时择机发展适宜的特色小镇经济。(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周 琳)
(责任编辑: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