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比特币行业需在监管框架内发展

2016年12月29日 07:17   来源:经济参考报   

  中国比特币交易量仍在不断上涨。据报道,截至12月28日的五天内,以美元计价和以人民币计价的比特币分别上涨超过18%和20%。而11月比特币全球交易额超过15万亿日元(1276万美元),比上月增长50%,其中,中国三家大型比特币交易所合计交易份额占全球90%。

  高度活跃但交易匿名化的比特币引起不少网民关注,一些人担忧比特币沦为洗钱、换汇的工具。网民认为,监管需要及时跟上,让比特币行业在监管框架内健康发展。

  交易规模扩大活跃度上升

  有媒体此前报道,目前国内比特币交易平台都提供“汇币”服务,有的单笔交易额达上千万元人民币。

  有网民指出,早在2013年,即有多位比特币圈内人士透露,有国内玩家通过这一方式,为海外留学的亲友,汇寄学费和生活费,也有一些玩家通过比特币,来转移部分资产。不过彼时比特币波动剧烈,市场风向和政策风险不明朗,因而规模极小。而今,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于比特币作为一种新兴货币或者说计价单位的认可,比特币价格稳步回升,提高了资产转移的安全性。

  “比特币可以便捷、自由地兑换成各国的法定货币,同时,它被大多数央行视为商品,而非货币,其商品属性可以避开部分国家的资本项目管制。”网民“天津逍遥子”说。

  此外,网民“武坚”指出,鉴于比特币匿名性和追踪困难的特点,这部分资产很容易隐匿,又由于法律的缺失,国家税务部门无法进行监管,逃税也就可能产生。

  防范非法用途和恶意炒作

  针对上述种种担忧,一些网民认为无需过分渲染风险。“现在由于境内外交易所都施行了严格的反洗钱措施,包括严格的实名认证制度、限额限时提币制度等,结合汇率的现状,所以通过比特币交易所实现洗钱的时间成本和资金成本都比较高,不是好的通道。换汇也是如此。”网民“武坚”写到。

  网民“天津逍遥子”也指出,中国央行早在2013年发文界定比特币为虚拟商品,并要求金融机构和支付机构不得直接或间接为客户提供其他与比特币相关的服务等。2014年重申对比特币的态度,并提示比特币具备的匿名、跨境流通便利等特征,要求金融机构将比特币纳入反洗钱监控。

  尽管由之滋生的违法交易行为尚不显著,但网民认为,比特币行业需要在监管的框架内发展,防止其被用于非法用途和恶意炒作。网民“JOCY”表示,随着交易量急剧攀升,引入加密货币监管政策也越来越迫切,必须盯住潜在的洗钱行为,加强消费者保护,将虚拟货币交易运营商置于更为正式的监管框架下。(记者 张小洁 整理)

(责任编辑:范戴芫)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