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融合发展”成消费行业又一关键词

2016年12月22日 09:10   来源:工人日报   赵昂

特色农产品消费升级 赵天奇/中新社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教育培训等领域消费的意见》,在放宽市场准入,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的同时,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融合发展”成了未来消费行业发展的关键词。

  如今,消费者的需求往往是复杂化的,入住一家养老院,需要的不只是养老服务,往往还需要健康服务,而养老院如果想招到相关行业的员工,又会涉及到培训行业。而这些复杂需求,有时也是多元化的,比如,到一个景区旅游,有的游客喜欢看文化节目,有的游客喜欢休闲养生,这就需要旅游行业与文化、健康等行业融合。

  也就是说,如果企业只为消费者提供单一服务,已经难以满足当下消费者所需。企业的经营,要从过去的销售单一商品或提供单一服务,转化为创新生活方式,这就需要企业跨行业“融合发展”,而一旦新生活方式被消费者所接受,其带来的衍生效果,也是辐射到各个行业的。

  而跨行业的融合发展,也将会为企业带来更多机会。比如,对于目前行业疲弱的实体书店,意见中就提出,“支持实体书店融入文化旅游、创意设计、商贸物流等相关行业发展”。换言之,当实体书店融入了其它文化、创意等行业之后,消费者去书店的目的就不只是买书,更是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买单”。

  但是,如何让“融合发展”的“1+1”发挥出大于“2”的效果,并非易事。很多企业在“融合发展”的道路上,产业铺得很大,但是盈利却很有限,最终“什么都做了”,却赚不到钱,成本徒增不少,原有的行业领域也“荒废”了。就企业个体而言,跨行业的融合意味着企业要进入一个甚至多个全新的陌生领域,面对更多未知挑战,而远方的机会,却是有限的。

  跨行业融合发展的办法不外乎三种。一种是并购其它行业,但是并购成本往往不菲,而且并购后的跨行业管理,也是个难题,被并购方原有的市场份额流失、过于依赖并购方业务的现象并不鲜见。

  另一种则是自办,但是其它行业中已经有强势对手存在,自办之后,如何控制日后的成本开支,如何在新领域中取得竞争优势和市场份额,也是个问题。

  最后一种则是购买服务,通过购买其它企业的专业化服务,相互合作,来服务于自己的消费者,补齐自身的“最后一公里”短板。在未来,购买服务方式,势必会被许多企业采用,一方面成本可以接受;另一方面,所能提供的服务也将是专业化的。

  事实上,在跨行业“融合发展”时,企业最大的核心竞争力,依然是在原有领域。因为企业只有在原有领域掌握优势,能够体现自身的专业性和特色性,才会有在其它行业有所建树的企业,愿意提供资源与之融合合作。毕竟,如果自身难保,哪里会有资本坐下来谈双方“共赢”呢?

  做好自己的“1”,是发挥“1+1”大于“2”效果的前提。而采取什么样的相加方式,则要因不同行业的外部市场环境、以及企业自身情况而区别考虑。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