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别让评选的虚火熏黑了童心

2016年12月22日 14:23   来源:新华网   冯 娟

  “投票!投票!快给某某某投票……”相信很多人和笔者一样,被拉去当“票刷”是时常有的事。笔者的小侄女最近参加了“萌娃讲故事大赛”,她妈妈天天在微信群里发红包组织大伙刷票,但即便是将亲朋好友全都发动起来,票数也赶不上“领先者”。为了票数有突飞猛进的提升,她妈妈找到了刷票公司,为拔头筹投入了大价钱,几个职业刷票群为其忙碌,此后票数一路猛增,终于得偿所愿。

  家长热衷于各种有关孩子的竞赛、投票、评选,乐此不疲;为了能赢,拉票、刷票、贿选,无所不用其极。笔者在一家互联网文化企业工作,近日根据公司业务需要组织了一场儿童才艺网络评选大赛。提交上来的照片资料中,不少幼儿稚嫩的小脸被浓妆艳抹,身着成人化的装束,天真烂漫荡然无存,让人唏嘘不已。投票如期启动,笔者看着后台一分钟几百票的增幅数据,心中暗想,这大概又是一场财力的绞杀。投票期过半,办公室电话响起,一位小选手的家长打来问道:“你们组织的网络评选,有人刷票,你们管不管?”在解释了一番公司遭遇刷票乱象的无奈后,这位家长语气缓和下来又说:“那我给你们赞助资金,你把我们家孩子的票数弄高些吧。”当然不可以,这是明晃晃的贿选啊!对有悖公序良俗的行为,我们得坚决说“NO”。

  为了满足虚荣心,家长为刷票行当添了一把“火”,“喜刷刷”闹剧背后的得利者,看似孩子,实则不然。被名利化的才艺比拼大赛,不仅模式化了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更有损孩子自由创造能力的激发。而且,不公平的竞赛、评选,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儿童时期正是孩子社会认知和自我认知建立的初期,不择手段得来的虚假荣誉,会让孩子不能正确地认知自我,过高估计自己,变得骄傲自大、盲目乐观。客观地认识自己是孩子顺利成长的基础,在孩子自我认知养成的关键时期,父母需要给予孩子正面积极的引导,使孩子能够恰当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从而进行自我调节。

  家长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应当回到陶冶孩子情操、培养孩子良好性格、提升孩子综合素质的本位。竞争不是人生的全部,心理健康和快乐成长对孩子更重要。

(责任编辑:武晓娟)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