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做一个“正能量”的粉丝

2016年12月22日 07:59   来源:广州日报   张永恒

  理智“追星”,让自己成为一个“正能量”的粉丝,青春,将留下美好的回忆。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高校传媒联盟近日在全国1211位大学生中进行调查,结果显示,34%的受访者会掏钱支持自己的偶像;在追星的花销上,59%的受访者表示年均花销为零,500元以下的占32%。大学生群体“追星”越来越理智了。

  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从以前的信息缺乏到现在的信息泛滥,从各种大牌明星的遥不可及到如今移动互联网时代拇指一动就可随时随地欣赏各种星闻——互联网让一切变得不再神秘,也让“追星”的“粉丝”变得更加理智。

  我并不反对“追星”。谁没有年轻过?谁的青春没有过几个偶像?对于大学生来说,“追星”可以让一个人拥有崇拜的对象,并朝他们成功的方向发展,努力追求属于自己的成功未来,这也是一种励志方式。

  记得刚上高中时,学校将那些考上名牌大学的学兄学姐的照片悬挂在校园显眼的地方,每次路过我们都会暗暗发誓三年后自己也要成为他们。后来如愿以偿上了大学,也节衣缩食买过刘德华、周华健等明星的专辑唱片,看他们演的电影,甚至咬牙买过偶像的演唱会门票。现在回忆起来,我仍觉得这种“追星”挺好的,也是人生旅途中难忘的一页。

  但我也见识过身边的同学因“追星”太疯狂,因此耽误学习,浪费钱财,甚至带来情绪上、心态上、行为上的种种不理智,从而给自己、家人以及同学朋友带来伤害。

  比如新近爆红网络的“虹桥一姐”龚玉雯,她天天不辞辛苦地在虹桥机场蹲点,只为要到明星的签名照和合影。不少网友呼吁理智追星,劝导“虹桥一姐”龚玉雯应回归学习,多读书充实自己。

  还有个更极端的例子。甘肃兰州女青年杨丽娟,从16岁开始痴迷香港歌手刘德华,此后辍学开始疯狂追星。杨丽娟的父母劝阻无效后,开始卖房卖肾以筹资供她多次赴港及赴京寻见刘德华,其父最后由于杨丽娟的“追星”行为而跳海身亡。

  在青少年时代,心理未必同身体发育同步,不能理智认识和对待“追星”,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这就需要我们的社会和校园对“追星”现象正确引导,梳理排解,相信这不是什么难过的坎。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