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微摊派粉丝,难掩扭曲政绩观

2016年10月19日 11:07   来源:光明网   张立

  前不久,家乡的一位中学同学从微信上传来一张二维码图片,请我关注他单位的官方微信公众号,说是领导要求每人必须限时拉满200个名额,否则不仅要扣奖金,还要通报批评。我扫码后发现,这是某市公安的服务号,关注后可以在网上办理交管服务、出入境服务、户政服务等多项服务,对当地市民来说确是方便之举,但对我这个外地人来说,却无任何实用价值。因本地人基本都已关注,同学还拜托我多拉一点外地人关注。(10月18日 《人民日报》)

  近年来,微信微博越来越成为官方打造亲民、高效的有益工具。但是,以行政命令为官方微信摊派粉丝,以致于当地“粉丝畸缺”,让不少人跨区域找关系增粉,着实让官方微信的运营走了调变了味,粉丝虽多,却都成了僵尸粉,不仅无益于官微的良性互动,更折射出摊派粉丝背后扭曲的政绩观。

  官方微信,因其行政职能属性,往往具有地域性,是为当地百姓服务的,官微是否获得关注,反映出官微在群众中的知晓率和受欢迎程度。而在一些地方,为了表明官方的开放性和前卫,创建官微一哄而上,但又囿于管理运营无方,导致官微粉丝廖廖。既已“开门”,又现“罗雀”尴尬,为了撑起面子,做足政绩,只能动用行政手段,摊派增粉。

  然而,摊派增粉又会怎样呢?微信与粉丝本是互动互益的关系。只有官微提供了适合公众口味的微信服务时,公众才能口口相传,主动为官微做广告。即便动用行政手段,甚至跨区域摊派来的粉丝,如果服务难孚众望,也会让摊派来的粉丝成为僵尸粉,即便营造出一片虚假繁荣,反而会拖累官微的正常运营,也起不到扩大官微影响、提升服务网民、服务群众质量的初衷。

  动用行政命令增粉,还涉及到乱用权力问题。没有完成增粉任务就罚款,显然没有任何法律依据。罚款,反而引起职工抱怨,这与官微的创建和运营初衷相违背。

  有什么样的政绩观,就有什么样的网络施政行为。尽管对官微的规定尚未系统全面,但突出官微以民众为中心的理念不能走样,保证官微的真实性、便民性不能被突破。用行政命令摊派增粉,就是一种造假行为,已然称不上便民惠民,甚至变成了扰民。当初衷已变,其扭曲的政绩观就已经全然露出了原形。

  公众难以容忍部分大V花钱刷粉,对于官微摊派增粉,势必厌恶至极。摊派来的粉丝,看似让官微众星捧月,粉丝拥趸无数,却依然可能是“孤家寡人”。在对待刷粉的大V方面,要挤去其粉丝泡沫,对于官微的摊派增粉,也应毫不留情地问责才行。

  挤掉虚假的粉丝容易,整治背后扭曲的政绩观可能更要狠下功夫。在官微增粉上不惜造假,在其他各项工作上是否也有相似情况,当认真反思一番。

  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政绩观,坚持服务为民的政绩观,坚持创新服务的政绩观,是当下应有政绩思维。与其在摊派增粉上下功夫,不如在改善官微服务上下功夫,那些倍受世人青睐的公众号,不光是赔着买卖赚吆喝,而是有让网民乐意接受的真内容。当服务观念转变了,政绩观扶正了,官微才能成为政府和群众间沟通的桥梁,而不是一种负担。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