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教学”有无猫腻还看信息是否透明(图)

2016年12月15日 11:40   来源:东方网   王甄言

  日前,邹平黄山中学搞“平板教学”,高一每生要交2800元买平板!截止13日,已有1000多名学生交费。多数无奈地表示交费并“不自愿”。对于这项收费,校方称这个钱并不是学校收取的,而是项目企业收取,学校不算违规。济南曾经免费推广过“平板教学”的学校称,教学效果一般,已放弃使用。(12月14日《大众网》)

  学校推“平板教学”,企业收费,家长“自愿”,乍一听,学校没有责任。可吊诡的是,一则,学生催家长交费急急如律令,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地打;二则,济南曾经免费推广过“平板教学”,由于教学效果一般,已经弃用,而这边厢学生催家长交费却“急哭”了,不能不怀疑学校给学生施了压;三则,学校又反复解释“收费归企业所有”,不能不怀疑学校在刻意“辨白”或“洗白”什么。

  众所周知,教育乱收费是一根“高压线”,明智的学校负责人为了避嫌,都会谨记“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的古训,不轻易“找事”,从而避免被学生、家长、媒体等怀疑。所以,按照常理,如果并非上级部门统一组织安排,学校不会主动趟这道浑水,尤其“平板教学”已经被证实“效果一般”,不论采取什么方式推广都会遭受质疑,还继续推广它,无异于自找虱子咬。

  那么,学校为何愿意“自跳火坑”呢?不能不令人质疑。有人可能这样认为,学校并不十分了解“平板教学”的实际效果,也不知道有的学校已经“弃用”,被企业忽悠了;有的人则会认为,学校“无利不起早”,怀疑学校与企业背后有利益纠葛,于是对上“绑架”教育局,获得了教育局长的批示,拿到了“尚方宝剑”,对下“绑架”学生,以种种方式“诱导”“胁迫”学生催家长交费。

  面对一浪接一浪的舆论质疑,学校空口说空话,一句“企业收费,学校不算违规”,不仅打消不了家长心的疑虑,消弭不了公众的质疑声音,而且,还会显得学校比较固执、傲慢,甚至引发更强烈的质疑——怀疑学校没诚意,也解释不清,甚至是自导自演,显得极为苍白无力,家长觉得被愚弄,网民更不会相信,学校如何取信于民?

  基于常理和实事,面对舆论质疑和家长“不自愿”的舆情,黄山中学要拿出更有诚意、更可信的理由解释和说服为何要与企业联手推广“平板教学”。比如,学校推广“平板教学”的详细方案是什么,与企业签订的合作协议书包括哪些内容,怎样保证“平板教学”的效果,评估方案怎么进行,由谁来评估等等,应该向社会公开的内容一个不落地,这也是“校务公开”的题中之义,况且,此事已经引起舆论关注,成为公共话题,关注度非常高,学校应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

  理越辨越清,事越晒越明。当事学校如果真的清白无辜,干净坦荡,真的想把情况解释清楚,不愿背“骂名”,就不怕晒信息,不怕把合作情况公开,不怕让事情的来龙去脉清晰透明。那么,当事学校到底向左走还是向左走呢?公众拭目以待。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