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校园霸凌的“玩笑”开大了

2016年12月14日 07:16   来源:红网   刘凤敏

  近日网曝北京市中关村二小“学生受伤害事件”引发公众关注。12月13日,中关村二小向新华社记者披露此事基本经过及调查情况,并表示对该事件发生“深深自责”,对给学生及家长带来的伤害“深表歉意”。校方认为,三名同学属正常同学关系,互动交往正常,无明显矛盾冲突,“上述偶发事件尚不足以认定亮亮和军军的行为已经构成校园‘欺凌’或‘暴力’”。 (12月13日新华社)

  校园霸凌,又称“校园欺凌”“校园暴力”,是指学生间发生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等行为,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不仅伤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冲击社会道德底线。

  这次中关村二小的这名10岁男生,由于长期遭到同班同学欺负,特别是近日被同学用厕所垃圾筐扣头,直接导致其出现失眠、易怒、恐惧上学等反应。如果没有受欺凌孩子的家长那篇微信文章,中关村二小估计很难和校园暴力成双入对地出现在媒体和大众面前,这是值得我们必须深思的问题。

  长期以来,校园霸凌现象一直存在,很多时候受害学生和家长由于不想招惹更多麻烦,往往选择接受道歉或者隐忍转校;有些学校为了维护形象,实行“家丑不外传”,对校园暴力行为进行低调处理,正如这次中关村二小一样,始终不承认是霸凌事件,而声称只不过是孩子间的打架,是“一个过分的玩笑”而已。故而校领导、老师轮番上阵,对受害学生家长进行说服,希望使其放弃对此事的追究。没想到的是,这次却碰上了一个“较真”的家长,非要为自己的孩子“讨要个说法”,而学校却摆出一幅“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架势,引燃了民众的愤怒情绪。

  在中关村二小发出的声明中,我们可以归纳成四层意思:一是学校始终坚持“关心、爱护学校的每一位学生”;二是“一直在积极努力协调,客观、公正地处理几方家长间的相关诉求和矛盾纠纷”,且还将持续努力;三是针对不实言论,学校保留通过法律途径追究责任的权利;四是呼吁“让教育问题回归校园进行处理”。对于这样的一份声明,不仅受害学生家长不接受,民众也不接受,被网友讽喻为 “最后的通牒”:第一,我校很牛×;第二,我校已处理;第三,再在网上议论我校,就告你到法院;第四,都散了吧,你们咋这么烦人呢。虽然有点夸张的成分,但话糙理不糙,所以这份声明引燃了整个事件的爆发,招来几乎一边倒的批评和指责,一下就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值得注意的是,中关村二小死不认账而把霸凌事件当成“玩笑”的行事态度和做法,无疑纵容和固化了施暴学生“恃强凌弱”的思维和行为,也正是全国各地校园霸凌事件屡屡发生的一个缩影。据教育部统计数据,今年5月至8月,上报校园欺凌事件就达68起。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数字,各地屡屡发生的各类校园暴力事件,无不让家长对孩子在校园的安全非常担忧,这也正是此次事件引发社会极大关注的根源所在。

  实际上,随着全国校园霸凌事件的频发和增多,迟早是要公开走进大众视野的,只不过看累积的程度和时间的迟早问题。从这点来说,中关村二小只不过是校园霸凌事件集中爆发的一个“导火索”。说到底,校园霸凌事件之所以持续发酵,是因为校园霸凌已不是“一个过分的玩笑”,也不只单单针对中关村二小这一所学校,而是一个引发民众极大关注的社会问题,关注的焦点并非单单指向中关村二小,而是在于如何解决和防止类似的校园霸凌事件重演,希望从学校、家庭、政府等多方面加强合作及研究,引导孩子如何学会爱和尊重,共同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

  毋庸置疑,任何形式的校园欺凌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今年11月,教育部等九部委印发《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对实施欺凌和暴力的中小学生必须依法依规采取适当的矫治措施予以教育惩戒,既做到真情关爱、真诚帮助,又充分发挥教育惩戒措施的威慑作用。对此,面对受害学生家长的合理诉求与舆论的监督,中关村二小“一直在积极努力协调”的弥天大慌不戳自破。

  当下, 随着事件的进一步发酵,有些网友称“事情根本不是文章描述的那样,会出现反转”,但不管是校园霸凌也好,还是熊孩子导演的恶作剧也罢,无论事情是否反转,也无论中关村二小是否承认与否,“校园霸凌”本身是更值得民众关注的议题,解决校园霸凌刻不容缓,千万别把校园霸凌当成“玩笑”,否则那样的玩笑可就真的开大了。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