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被做成“表情包”,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近日,一组由陕西省府谷县交警大队推出的“表情包”,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街道、马路上,一张张违章者的脸被放大,形似大头贴。而在这些照片下方,还附有对违章行为的点评。(12月10日)
据报道,将交通违章者制作成表情包,是府谷交警的一项“传统”,这些表情包,全部取材自日常执法,图片中出现的违章者,也均为府谷县当地居民。图片的主要元素,由城市道路构成,每张图片反映一种城市内常见的交通违章行为。而作为图片中的主角,违章者的头部无一例外被放大,并戴上墨镜。
尽管,此举是为了加强交通安全教育的宣传,并且,些照片进行了特别的“技术”处理,也就是不能辨别出违章者的“真实”面目。但是,此举也引起了不小争议。支持者为其“点赞”,并称形式新颖,让人印象深刻,也有助于树立交管部门形象,而质疑者则直指其实用性,并提出,这样的形式,涉嫌侵犯个人隐私。
交警的出发点不错,可是很显然,这样的“聪明”“创新”用错了地方。一则从情理上讲,违章者不对,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将其违章照片制作成“表情包”,即便进行了“技术”处理,但是对其熟悉的人来讲,也还是能一眼就能辨出“肇事者”的“真实”身份。这无疑,会给当事人带来工作生活“麻烦”,反对“安全教育”不利。
从法律角度来看,即便这些形态各异的“表情包”,发布在交警部门的官方微博及微信公号上,算不上商业行为,也没有商业目的,也就不涉及肖像权与名誉权;但是,据律师介绍,如果影响当事人的生活,则府谷交警的行为,涉嫌侵犯个人隐私权。并且,这些“表情包”一旦被其它网民用作商业目的,那么,就有可能成为“涉法问题”。
执法单位执法,一则依法;二则文明,这两点很重要。即便搞创新,也不能背离这最基本的两点。“表情包”制作的再精良,注解的再吸睛,这其中也潜在着泄露当事人隐私的风险。既然存在风险,就应该“规避”,而不能自以为是地认为“效果好”,就“坚持不懈”。对于当事人的意见应该尊重,对于网民的意见也不能不理不睬。
总之,警方制作和发布交通违章行为“表情包”,也算是执法行为之一,只不过,这个违章者“表情包”不是个好创意。况且,宣传方式可以多样,而此类带有戏谑性质的行为,从政府部门的角度来说,的确有些不合适。况且,这样的宣传方式,对交通改善有没有用处、有多大用处尚未可知,只不过是引起了舆论关注罢了。制作发布者不妨多思量。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