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交通违章“表情包”,创意还是败笔?

2016年12月12日 07:31   来源:京华时报   连海平

  效果未必有多大,后果却比较严重,因此,个人认为,这种举措还是不值得提倡。假如不论机动车还是行人,违法者负全责,看谁还敢乱穿马路、乱翻栏杆?

  近日,一组由陕西省府谷县交警大队推出的“表情包”,在网络上引发热议。街道、马路上,一张张违章者的脸被放大,形似大头贴。而在这些照片下方,还附有对违章行为的点评。

  感情上,我愿意把府谷县交警大队推出的“表情包”视为一种创意。行人乱闯红灯、横穿马路、翻越护栏等行为,非机动车不按信号灯、不按规定车道行车、乱穿插乃至逆行等现象,长期以来都是城市交通的“牛皮癣”。为了躲避行人或非机动车的违章行为,有时还会导致机动车发生车祸,伤及无辜。目前,对行人、非机动车违章行为的矫治,办法不多、刚性有限,陷入了法不责众的泥淖。利用网络元素对违章行为重新包装,借助网络力量进行病毒式传播、曝光,对行为人是一种小惩罚——违章行为照片被曝光,远比曝光姓名更令人难堪,对他人是一种大警示。解气之余,还有教育意义,难怪许多网友点赞、转发。

  理性上,这种行为是否经得起法理考验,值得推敲。对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员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十九条规定,“处警告或者5元以上50元以下罚款”,不见其他惩罚条款。《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也没有相关规定。对于公权力来说,“法无授权即禁止”,执法权行使尤其如此,连擦边球都不能打,否则就站不住脚。于法无据,这一点也许是“表情包”最短的那块木板。

  另一视角来看,对行人、非机动车驾驶员违章行为,该罚款的罚款,该扣车的扣车,就已足够,曝光个人形象,这算不算处罚?如果属于处罚,施加“附加刑”是否罚当其罪?有律师指出,如果打了马赛克还能被辨认出,则府谷交警的行为涉嫌侵犯个人隐私权。从曝光的“表情包”来看,面容可识度较高。如果界定为安全教育,那么,交警采用行人、非机动车驾驶员个人形象制作教育素材时,是否要征得行为人的同意?府谷县交警不妨从这个角度倒推:假如有被制作成“表情包”的人要较真,自己能否拿出过硬的法律依据并赢得这场官司?效果未必有多大,后果却比较严重,因此,个人认为,这种举措还是不值得提倡。

  行人、非机动车驾驶员视交通法律法规如无物,既是一个文化问题,也是一个法治问题。仅以法治论,一直以来,在交通违法、违章行为的处置上存在“重车轻人”的现象——对各种车辆违法行为严加处罚,行人违章多以安全教育为主,甚至,因行人闯红灯而发生车祸,机动车仍要负一定责任,进行赔偿。“车不敢撞人”,客观上纵容了违章行为,导致交通法律法规普遍不受尊重。在许多国家和地区,行人因闯红灯或过马路不走人行横道而与车辆发生碰撞,司机是不承担责任的。假如,交通法律、法规作出调适,不论机动车还是行人,违法者负全责,看谁还敢乱穿马路、乱翻栏杆?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