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某三甲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晒一万多元一件的羽绒服,惹来热议。他回应说,自己当医生的年收入二十多万,其他如各种线上、线下讲课、多点执业等收入,差不多也有这个数。另外还有投资收入。以他的收入水平,又视购置好的衣服为生活方式,自然买得起一万多元一件的羽绒服。据他透露,“我们医院的年轻医生,工作几年后月薪能达到一两万。”他并非工作于华西医院一类的全国知名医院,而工作于本地一家普通的三甲医院。(12月7日《成都商报》)
许多人为他点赞。作为专业人员,人们其实认同合格的医生获得较高收入,医生们的待遇也确实很高。现实生活中,往往能发现医务人员家庭一家数代从医,即他们是认同这一职业的社会地位、经济待遇的。只不过,到了媒体的报道中,却只是被不断重复为医务人员打死也不让子女再从医而已。
在主流语境内,但凡谈到医护人员,总与天使、“父母心”等特别美好的词汇联系在一起。在我们的这个社会中,其实弥漫着虚妄的崇高,即刻意制造的崇高。以医生职业为例,动辄往情怀高贵地救死扶伤上牵引,实际是夸大其词。阳光下存在的每一职业,皆有其价值,被社会所必需。譬如,没有农民种出粮食,都不用等医生来救死扶伤,我们就直接饿死了。当然,医生们自己也饿死了。莫以为粮食易得乃顺理成章之事,如果有一天,在每县、每市成立一家或数家国营农业公司,允许且仅仅允许其持证经营农业,读者诸君,那您就等着吧,诸如粮食安全高度关系国计民生,必须实行最严格的行政审批制度,要坚决打击无证种粮、售粮等违法犯罪行为;农民是高技术工种,非“985”本科以上学历不得转正,务农无比辛苦,应高度关爱务农者,必须以行政手段保证粮价体现劳动价值,如是语言、逻辑一定弥漫于主流话语圈。以收入而论,彼时之农民,纵然只是耕种二三亩薄田,亦无论种得好与不好,也一定不会比现在的医生赚得少。
在主流语境内,被无限夸大职业意义的,甚至主要不是医生、教师群体,而是税务工作者、警察、官员等“体制内”的核心人群。夸大者,主要是强调工作的辛苦与收入的微薄,以彰显个中人的无限崇高。现实问题在于:一,相对于“体制外”群体,个中人的工作其实也谈不上辛苦。尤以政府部门为例,基层工作人员之所以工作量较大,相当程度上是因为迎来送往、文山会海、大搞形式主义,个中人因此而疲累,不仅不受社会好评,反而被冷嘲热讽;二,相对于“体制外”群体,个中人的综合性收入绝对不低。
这般夸大,并不能被社会认同。但如此这般夸大,重点本来不在于获得社会的认同,而是胡乱祭出些现象,制造崇高,作为拒绝监督、拒绝制度改革的理由。是啊,人家都崇高到这个程度了,还有什么必要监督、改革呢?其他不崇高的个人、群体,有什么资格实施监督、改革呢?社会之运行,因此便陷入死局。于此方面,医疗行业还算是情况较为轻微的。尤其是各级政府、部门,那真是水泼不进、针插不入。
如果说我们还对社会善治抱有信心,那么,首先必须有此种精神:拿破仑的警卫看澡池里脱光光的拿破仑,与其他男人并没有什么区别。让一切回归真实,任何人从事任何一种职业,不过是机运、选择而已,首先关系其个人兴趣、利益。以医生职业为例,借用亚当·斯密的话来说,就是医生之所以治病救人,并非是对于患者的恩赐,而是出于对自身利益的关切。现实辩论中,一说到医生、医疗制度本身的问题,有些人就会说:有本事,你生了病不找医生啊,那完全是强辞夺理,便如:有本事,你饿了不吃农民种出来的粮食啊;有本事,你出门时不穿工人们做的衣服啊。这样强辞夺理,无味之极。许多时候,甚至是耍无赖。譬如网络争论过程中,但凡说警察不够好、现行法律法规不够合理,也立时有人跳出来说:有本事,你有事不找警察啊,真是胡说八道。那样的话,纳税人为什么要每年花成千上万亿元供养他们呢?为什么不用这笔钱去另外组建一个镖局呢?
回归真实,必须告别虚妄的崇高,将一切都摆上台面,作公平取舍,才可能建立健全公平的运行规则。具体于权力运行,则必须公开透明,接受群体监督、问责,以避免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具体于医疗行业,诸如市场竞争程度不够,医保体系运行过于封闭,技术壁垒森严,患者的各项利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等等现实问题,皆逐渐得以规则性、公平性地解决。在此前提下,再以医生群体的收入而论,一个合格的医生,但凡其兢兢业业工作,收入未必会因为祛魅、规则被公平且完善而下降,但他的较高收入将远离垄断、回扣、小病大治、大病乱治等,而来自于服务优良、医患关系和谐,是为共赢。在此环境中,一个医生收入高,不仅令人羡慕,而且令人尊敬。
平凡而真实,才是真正秩序的基础。反之,越是无限夸大,鼓吹虚妄的崇高,内中越是藏污纳垢,包裹着不可告人的特殊利益。便以这位医生为例,大家本能地相信他的收入皆与劳动价值相匹配,其实不一定的。譬如在现行体制内,他的讲课费中,是否有相当部分来自药品、器械供应商的刻意安排?就很难说得清楚。而管办公离、医药分家乃国际惯例,为什么在中国始终实行不了,甚至被换汤不换药地操作为收钱是一个科室、开药是另一个科室?其中,该沉淀着相关部门、各家医院、不同医生的多少灰色利益呀!
这位医生之所以强调“医疗改革不能盲目把医疗推向市场”,说白了,也是多少有些恐惧于自由竞争。市场化程度越高,越是要拼真本事、性价比,医生们赚钱肯定就越难。其实,在建设医保体系之前,竞争相对充分,相当部分公立医院已经沦落到了发不出工资的地步。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医保体系的相对封闭运行救了这些医院。但医保体系的相对封闭运行,导致费用越来越高,又形成为社会公害。且越是封闭,行政干预多,志向远大、作风严谨的资本越是会暂离特定行业,反而是某田系的骗子们大行其道,能通过暗箱操作切入市场、祸害人间。过度严格的行政审批制度,往往在相当程度上是对于骗子强盗们的特别保护制度。
所以,单独发布上述报道,大家出于本能的善意,会为这位医生点赞。然而,循经验,如果同时配发一篇其他医院、医生蝇营狗苟、草菅人命、哄抬价格的报道,舆论反应一定是两重天。那就是因为规则本身不够健全公平,行业本身的运行确实混乱,在民众中的信誉度也不高。但凡提及痛处,很少有人会天真到以为制度规则虽然不公平,但行业还总体向好、不断进步、个中人亦做到了最好的。针对同一职业群体,舆论在一致点赞与集中抨击间摇来摆去,并非主要出于人的情绪变化无常,而是基于行业混乱。无论于社会运行的任一层面、行业,虚妄的崇高所能导致的,就只有混乱而已。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