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不能靠污染企业支撑

2016年12月06日 09:13   来源:长江日报   胡建兵

  被群众多次举报有严重污染问题、却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的云南先锋化工,背后竟有云南省环保部门的“撑腰”。中央环保督察组入驻云南短短半个月,就接到群众对先锋化工高达46次的投诉和举报。该企业一方面是多次触碰环保法规红线的反面典型,同时又是地方政府区域经济的台柱子、财政的钱袋子。(12月5日央视财经)

  对于云南先锋化工这个企业的污染问题,环保部门也曾经进行过处理,但处罚过后更多的是安抚,既请他们在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介绍经验,又不断有领导到企业视察。有这么多政府部门和领导的“关怀”,怕很难让他们下决心治理污染。

  不少地方政府明明知道不少企业会给地方环境造成污染,甚至是严重污染,但出于对经济发展的追求,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没能寻求起码的平衡,不惜“血本”“上大项目、大上项目”,放任辖内的企业污染环境而不去严格惩治。一些企业为了追求最大的商业利益,在环保方面不舍得投入,一些企业飘红的业绩背后,染黑的是良心。

  如果还延续走那种“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可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这方面,很多教训是十分深刻的。如果云南先锋化工等重污染企业还不治理,到时恐怕要付出比这些财政收入高出数倍、数十倍的代价。

  对于重污染企业的整治,不能只算财政收入账,更要算民生账。再多的钱也难以弥补污染对民众造成的身体伤害,这种失职渎职造成的后果涉及面广,危害大,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环保部门如果失职,最大的危害是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使地方党委和政府的威信大打折扣。这些重污染企业表面上看是地方的“摇钱树”,实际上害人不浅。

  重污染企业到底是经济支柱还是重大隐患,各地政府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先污染后治理”投入的成本必然过高,付出的代价必然过大。现在,节能减排成为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到了痛下决心,关停那些重污染企业的时候了。(作者系江苏职员)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