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打击租房黑中介需综合施策

2016年12月06日 08:03   来源:法制日报   史洪举

  监管部门必须果断介入、综合施策,向黑中介说不,纠偏租房中介和租房者之间不对等的博弈力量

  王先生刚住进隔断房俩月,中介就以扰民为由强行要求其搬离,中介不仅砸了王先生合租室友的隔断房“示威”,而且合租房内4户均被盗。日前,多名租房者反映遭遇了类似经历。记者调查发现,今年以来,有关房屋中介强行毁约的投诉出现爆发态势。几乎无一例外的套路是,租房人前脚刚交了房租,后脚就被以各种理由毁约,而租户想要回房租却难上加难。种种乱象背后,这一间间出租房犹如钓鱼诱饵,隐然指向志不在中介费的“黑中介”(12月5日《北京晨报》)。

  应该说,每个异地就业者都或多或少地有过租房经历,通过依法经营的中介,租到称心如意的房屋能减少很多奔波劳累。一旦遇见收完钱就毁约的黑中介则将不胜其烦,难以安居。笔者认为,净化租房中介市场,打击黑中介,显然不能靠租房者单打独斗,而是由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发力,向黑中介说不,改变租房者的弱势地位。

  规范中介经营行为、接受投诉举报、协调解决纠纷的职能属于工商部门及消费者协会。而黑中介之所以敢于肆无忌惮地背信弃义,肆意违反合同约定,侵犯租房者权益,主要在于监管过程出现疏漏,导致违约成本太低。一般而言,要是中介违约在先的话,不仅要退还相应中介费和代为收取的房租,而且还要承担违约责任,如果有欺诈行为还要承担三倍赔偿。

  然而,一些黑中介每隔一段时间更换一个地方,让租房者根本找不到人,主张索赔更是天方夜谭。而且黑中介改名换姓后还可以继续欺骗更多租房者。对此,不妨利用大数据技术,健全实名登记信息和黑名单制度,杜绝黑中介更换马甲后四处危害他人,并将其违约行为如实记录在案,供租房者查询后作为交易参考。这样一来,无论黑中介如何变换名称和地址,其违约劣迹都不能抹掉,租房者选择中介公司时也将有所防备,不再总是掉入同样的陷阱。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黑中介驱赶租房者时所用的方法已超出了普通民事纠纷范畴,属于应受治安处罚或刑事制裁的行为。在租赁期内,租房者对房屋的合法占有权受法律保护,哪怕超过了租赁期,未经人民法院依法裁判,租房者的权利仍应得到保护。根据有关报道,黑中介带人私自闯入租房者房间内砸门、砸隔断、扔东西,其行为显然构成治安违法,应受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则将构成非法侵入住宅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应受刑罚制裁。此外,如果能够查实黑中介专门以出租房屋为诱饵,不断欺骗租房者交纳房租后再毁约赶人的,则已涉嫌诈骗犯罪,而非简单的民事违约。对此,公安机关不应视而不见,理当及时介入,拔掉黑中介作恶的牙齿。

  安居才能乐业,对于无房的拼搏一族,租房绝对是一件大事。然而,租房者又处于弱势地位,没有时间和精力与黑中介纠缠不清,有时不得不忍气吞声,破财消灾。为此,监管部门必须果断介入、综合施策,向黑中介说不,纠偏租房中介和租房者之间不对等的博弈力量。只有这样,才能让黑中介在市场上没有立足之地,让租房者感受到安全感和舒适感,少些闹心和折腾。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