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别在朋友圈“营销”善良

2016年12月02日 07:05   来源:红网   宋潇

  这两天,很多人的朋友圈都被一位不幸罹患白血病的小女孩笑笑的故事刷爆了,数以万计的人通过各种方式进行捐赠,希望为这个悲伤的家庭送去温暖。11月29日,笑笑的父亲罗尔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认识的不认识的人都通过各种途径给他汇钱,“出乎意料”,同时“非常感激”。但同时,有人质疑这是一场营销炒作。(12月1日《北京青年报》)

  事到如今,虽然还不能将此事定义为营销,但在这场捐款接力中,确实也有“消费善良”的疑点。自始至终,我们这些普通人,似乎也还是一无所知。真相尚未廓清,各色各样的人性却被体现得淋漓尽致,以至于很多人都在担心这次事件会再一次上演“爆款先行,营销收尾”的套路。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公众自始至终都只是站在外围,那些没转发的或者没捐款的,也不代表就是“高智商”。我相信,向笑笑的家庭伸出援手的大多数人,都是怀着善意的,而非智商欠费,不加分辨。然而,这种善意正在被五花八门的营销手段所蚕食——有时候,善良和同情确实能够成为拯救一些弱势群体的“救命稻草”,但同情心盖过理性,也确实可能导致一些“伪慈善”“公益诈骗”等事件反复发生。

  细数今年在朋友圈发生的几起“反转新闻”案例,无一例外地,都充满了对人性的消费。比如“知乎女神”骗捐,就是将人的同情心,在一个或者多个社交圈子中无限放大。当有人质疑这是炒作,反而会被那些积极捐款的人批评“没有同情心”。将假公益、伪慈善推向神坛的是朋友圈,让它们摔下来的也是朋友圈,圈子是封闭的,信息却是开放的,缺乏分辨机制的朋友圈,能够担负起公益募捐的重担吗?

  和大多数人一样,看到一些朋友圈发的众筹或者募捐消息时,我也会感到悲伤和同情,很多时候也会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但反反复复的“营销”“诈捐”等事件,确实会让人们视觉疲劳,就跟听惯了“狼来了”的故事一样,谎言听多了自然就难以相信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基于最朴素的善良,不计成本地对外施舍,难道就能够说明“人性至善”?

  当然不是。我们可以说众人协助弱势群体,彰显的是社会大爱;但这种大爱,应该是在预估风险前提下的理性操作,而不是盲目同情。得益于网络支付方式的快捷和便利,以网络募捐的形式体现爱心,是目前人们发挥善意的重要途径,然而频现的“骗捐”事件,却让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面临严峻考验。

  在朋友圈做慈善,可以最大化地放大人性之善,但太多不透明信息导致真相愈发模糊。从某种意义上说,每个人都是公益诈骗的受害者,除了呼吁建立对个人求助的甄别与监管机制,提高自我辨别能力也是免遭欺骗的基本素质。否则,不明真相的爱心捐款,也可能对真正的弱势群体构成伤害。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