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杨振宁时,我们在说什么?

2016年11月28日 07:39   来源:红网   慕海昕

  随着霍金站队支持中国建造下一代大型对撞机,这场趋于白热化的物理学界论战,又将旗帜鲜明的反对者——杨振宁教授,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澎湃新闻网近日发布了对杨教授关于中国基础科学发展的专访,不出所料,评论区中对他观点的讨论寥寥无几,充斥着屏幕的依然是“不回国”、“杨太太”、“老流氓”、“人渣”等字眼。当我们这样肆无忌惮地谈论杨振宁时,我们真的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首先,谈论杨振宁时侮辱性的字眼,是网络言论素质堪忧的体现。非现实的互联网社区,给了网民自由发声的空间,大大满足了普通民众对于新闻事件和人物发表自己看法的欲望。但是,畅所欲言同样存在界限,评价的同时也应当保持最基本的尊重,做到文明发言、理智交流。我们可以对一个人、一件事进行负面的评价,却绝不能谩骂、侮辱。网络为人们提供更为便捷舒适的生活体验,而不应该是出口成“脏”的遮羞布。在虚拟的网络平台上,也应该有现实生活中起码的尊重与教养。

  其次,谈论科学家时,不评价其科学成就,只看私人生活,是不负责任的表现。由于与第二任妻子翁帆年龄悬殊的婚姻,以及美籍华人的特殊身份,公众对杨振宁的私人生活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但是,林徽因的情感纠葛抹不去她在中国建筑学历史上的印记,爱因斯坦也不只是一个娶了自己表姐的老烟鬼。我们当然可以对一个人的个人品质进行评价,但是这种评价替代不了他在本职工作上的成就,尤其是对于这位获得过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来说,他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将目光聚焦于私人生活中而忽视他的学术成就,无疑是选择性失明。事实上,杨振宁在统计力学、粒子物理、凝聚态物理、场论等多个方面都获得过超越时代的研究成果,对科学家的评价,还是应当回到科学发展的体系中来。反之,以私人生活否定一切,只能说是格局太小、眼界狭窄。

  最后,网友进行道德非难指向的是杨振宁的个人选择,而这种个人选择本身无可指摘。杨振宁的“第一宗罪”是留美不回国,在新中国成立后仍然留在美国进行科学研究,而没有像好友邓稼先那样为了祖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需要指出的是,钱学森、邓稼先等人放弃海外优渥的生活条件,克服千难万险回到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投入科研、教学与国家建设之中,的确是伟大的、感人的、值得歌颂的。不过,人人皆可为之事自然称不上伟大,他们之所以成为我们代代传颂的对象,就在于这种做法极为高尚,普通人很难做出。因此,也就不能够以这种伟大为标准,要求每一个人。难道我们所有的科学家,都必须艰苦朴素,隐姓埋名,为了国家发展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得到网民一句轻飘飘的“你终于达到我的要求了”,才是这个社会的正常景象吗?

  杨振宁的“第二宗罪”则是老夫娶少妻,首任太太去世后,又以82岁高龄迎娶28岁的翁帆。但是,两性婚姻你情我愿,两个成年人思考后做出的选择,哪里给社会造成了伤害?诚然,这一桩婚姻年龄相差巨大,确实超出了很多人的婚姻观念。然而,以自己的价值观去评价别人的价值选择,本身就是一种很愚蠢的做法。对于别人的行为,我们可以给出一个自己的衡量——换成我一定不会这样做,却不能对他人的取舍标准进行轻易地否定。在道德问题上,我们不能以过高的标准做普遍性要求,也不能拿自己的道德去约束别人,这才是现代社会中个人自由的前提。

  可以发现,我们以不礼貌的语言谈论杨振宁的私生活,折射的其实是互联网社区语言粗鄙的戾气、选择性失明的评价体系与道德绑架的偏激作为。希望中国社会的舆论场能多一分理性与思考,也愿杨振宁教授能够得到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公正评价——不论他本人是否在意。

(责任编辑:李焱)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