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存在“注意力经济”,范小勤或许不会成为“网红”。因长相酷似马云,江西永丰县严辉村的这位9岁男孩今年“双11”前再度蹿红,收获了全社会的关注,也被迫卷入了一个他并不理解的“名利场”。
事情照着八卦无厘头的路径发展,生动演绎了什么叫“被脸改变的生活”。十多天里,从前的贫困人家再没了往日的安静,“客人”络绎不绝:网络主播前来蹭热度、求合影,甚至谈起了收益分成;企业家献出爱心之余,还欲邀“小马云”商演;各地媒体来访,试图挖掘出事件之中斑驳陆离的人性、世象。范小勤突出的两大特点——长相与贫穷,被糅合传播甚至包装推广,戳中了公众的好奇心与同情心。“小马云”似乎获得了帮助,只是可惜,来者大多着眼于利,将他视为道具,急着榨干他身上的价值,又能有几分善意与真心?
喧闹与狂欢之中,倒是孩子父亲说了句清醒话,“我只是希望我的孩子能够去读书,读书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朴素的愿望,有着将人们从互联网泡沫中拉回现实的力度。一道社会思考题摆在眼前:我们应当怎样去帮助“小马云”,以及更多贫困地区的孩子。网络的热度转瞬即逝,随之而来的帮助会否匆匆消散?而那些长得不像名人,与热度无缘的孩子是否注定与帮助无缘?孩子父亲可能不懂网络营销,但他保有对孩子最纯粹的爱。打着爱心旗号的商业炒作,只会带来伤害;立足孩子实际的认真帮扶,才可能带来改善。
现实中,类似于“小马云”家境的孩子,只怕还有太多。要真正帮助他们,明显不能寄希望于如潮涌而至又如潮落而去的网络围观,寄希望于跟名人撞脸后的偶然,而应该筑起长效式的关怀体制,让被帮助成为救济制度完善后的普惠,精准扶贫下的必然。
扶贫攻坚不能追逐“注意力经济”,而应该推崇“包容式发展”。政府的政策也好,社会的帮助也罢,都不应存有选择性,更不可以产生排他性。在相关报道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哥哥范小勇突然走到弟弟范小勤身边,于是正要合影的男子赶忙把哥哥推到镜头外,然后搂着“小马云”咧开嘴拍照。这充满了隐喻色彩的一幕给我们以警醒:“一个都不能少”的全面小康,决不能将任何人排除在外!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