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疯狂培训班的套路套住教育规律

2016年11月17日 09:46   来源:东方网   丁慎毅

  学而思在全国25个城市建有分校。杭州有的民办小学,一年级一个班60%的学生都在上学而思。有的公办小学五六年级一个班,上学而思的人数达到80%以上。如此多的学生家长趋之若鹜几近跪求一张报名表,甚至有家长定闹钟“跪求”报名表。(1116《华西都市报》)

  这家培训机构有什么“神器”,凭什么就能够捆绑无数的孩子和家长?

  细读报道,这家机构所谓的“神器”,不过就是“套路”,一种绑架人们“对比性焦虑”的套路。

  套路一:提升学生成绩,让没给孩子报名培训的人后悔。

  用家长的话说:“如果孩子不参加培训,孩子在公办学校的班里就被那些培训过的同学比过去了,这很伤孩子的自尊心。”有些家长本来对这种培训有质疑,但为了孩子,不得不被培训班绑架了。同样的,一些学校也在和其他学校比,如果另一学校的学生比自己学校的学生上培训班的多,那可能就显得本学校水平差。于是,学校虽然不敢鼓励学生去上培训班,但往往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学校又被培训班绑架了。

  套路二:学生学习潜力超前消费。

  这是提成绩的秘密。这种工业制造的办法其实对学生伤害很大。比如养鸡场生产的食用鸡,白羽肉鸡出栏时间是40—60天,而放养鸡出栏时间则在120天到180天。为了快出栏,有的对白羽鸡喂食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这样的鸡自然不好吃。这道理大家都懂。超前学知识,也是对学习能力的超前消费,相当于透支,孩子的后续发展力自然减弱。但培训机构利用家长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蒙蔽了家长的理性判断。“去上,不一定跑得过别人。但不上,是肯定跑不过别人。”在这样失去理性的焦虑中,培训班怎么能不火呢?

  套路三:实行“饥饿营销”,利用四大杯赛培训圈引诱学校和家长。

  一是教学点不多设立,造成一位难求的假象。这与一些房产商恶意炒房是一样的套路。二是奥赛华赛四大杯赛培训,只要学生来这里,就可能获得杯赛奖,这既是学校的荣誉,也是学生升学的利器。

  用这些套路绑架学校和家长,已经引起了一些教育专家和老师的忧虑:“按正常的教育规律、学生的身体生长规律,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学期的内容要5个月完成,但在课外一些培训机构,15次就解决了。孩子们只知道是什么,但不知道为什么。而且,对大部分孩子来说,也不知道是什么,他们只知道答案,没有形成知识的脉络和体系,是有断层的。”一位老师很激动地说;“很明显的一点,大多数孩子外面学了之后,课堂上就不怎么听课了。”

  正所谓“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事物的成长发展往往有其规律,那些违背规律的速成,往往就会先天不足,无异于拔苗助长。培训班这种走捷径的学习方式,对短时应试有效果,但对孩子长期的学习和能力培养肯定不利。可是,学而思吃透了应试规则,教给孩子的是套路,而创新思维的培养一定是没有套路的。其实,这样的培训机构,在全国不仅仅只有学而思,更多的类似机构正在合为一股洪流而把学校和家长裹挟进绑架进去。

  家长明明知道不可为而为之,提醒家长是几乎没用的。当家长像传销似的被裹挟进去后,拯救家长的只能靠政府。

  首先,要引导家长正确认识教育规律。近日,全国妇联联合教育部、中央文明办、民政部、文化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科协、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共同印发《关于指导推进家庭教育的五年规划(2016~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适应城乡发展、满足家长和儿童需求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这就是根本的治理办法。

  其次,要让营利性民办学校从义务教育体系中脱离出去。民办教育促进法修正案草案10月31日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进行三审。草案新增加规定,不得设立实施义务教育的营利性民办学校。这说明政府早就看到了其中的弊端。

  第三,义务教育学校招生不得看竞赛获奖证书。上海市教委日前公布《关于加强2016学年严禁将各类竞赛获奖证书作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录取依据有关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严禁上海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学生奥数成绩、英语星级考等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各类等级考试证书作为招生录取依据等要求。这在全国带了个好头。希望有更多的地方政府跟进,继而通过国家立法,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责任编辑:武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