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继11月12日向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反馈督察意见后,15日,中央环保督察组向河南省委、省政府,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江苏省委、省政府反馈了督察意见。其中,降低标准、落实不到位,自然保护区内违法违规开发,部分区域生态恶化等问题比较突出。截至目前,督察组转办的群众举报案件已基本办结,4省区问责2520人。
对此,不少网民表示,一些地方污染问题突出,企业违法排污屡禁不止,除相关企业等责任主体为追求经济利益置环境于不顾外,还与一些地方官员的庸政懒政等不作为行为有关。网民建议,完善相关制度,保障环保法落到实处,对环保不作为行为进行严厉追责,同时希望环保督察保持高压态势并常态化。
庸政懒政亵渎责任
网民“孙行政”表示,一直以来,环境污染问题得不到解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症结在于违法成本过低。当前很多地方的环保困局依然是“企业守法反而吃亏”、“违法排污竟然可以获得利润”。地方政府为了追求经济发展,依然没有转变过去的发展理念,存在为排污企业开“后门”,对违法排污企业处置“不痛不痒”。
网民“岳跃国”称,懒政、庸政必然误政,是对责任的亵渎,是对政府自身形象的损害。一些地方面对污染的不作为,是一种失职、渎职。
期待督察常态化
网民“袁道凌”称,环保综合督察要确保取得实效。综合督察常态化开展后,要保证督察效果,须对综合督察规范化。建议有关部门出台配套文件,规定综合督察使用的前提、内容、开展的程序和方法、结果的使用等。特别是综合督察结果的使用,如地方对综合督察发现问题整改不积极的,应跟进采取通报、约谈、挂牌、限批以及下拨或扣减环保补助资金等手段,避免流于形式、影响综合督察的形象,从而确保综合督察取得实效,树立综合督察的权威。
网民“朱昌俊”称,环境违法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多发性乃至普遍性,所以不能低估当前环境违法现象的严重性,执法上要继续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
也有网民表示,要让环保法成为“杀手锏”,执行上须做到不打一丝一毫的折扣。对违法违规排放的企业,必须坚决依法追究,敢于碰硬,要让那些污染企业和不作为的官员付出代价,进而形成环保高压态势。
(记者 赵东东 整理)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