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等干部”要不得

2016年11月16日 07:18   来源:红网   翟欣宇

  换届之年,有的干部认为自己提拔在望,为保无虞,确保自己能够顺利上任,叫停手头的一切工作,大搞“稳定压倒一切”,“该上的项目拖一拖,该解决的问题放一放,改革的任务缓一缓”。“坐等干部”便是对这类在换届中人浮于事、求稳怕乱、心不在焉、坐等提拔的干部的形象称谓。

  “坐等干部”把人性中趋利避害、自私精明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组织程序走得差不多了,受到提拔基本已经板上钉钉了。既然组织认可了,政绩也就不再需要了,干好了是继任者的功劳,如果中途出点差错,还可能“坏了自己的好事”。他们对个人的利害得失做了精明的盘算,满脑子想的都是个人利益最大化,唯独忘记了党的事业、公仆的使命、群众的期待。这样的干部没有理想信念、党性缺失,党的事业在他们眼里不过是赚取政治利益的工具、获得前途升迁的筹码。

  “坐等”干部要不得。一方面,改革发展如中流击水、不进则退,机遇稍纵即逝,“等、拖、放、缓”只会导致贻误发展先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另一方面,上行而下效,领导干部的一言一行对下属都有引导示范作用,领导不思进取,下属必然投其所好,不干事的风气就会大行其道,最终波及是一个单位、一个地方的干事风气,这样的人,位置越高,危害就会越大。

  在换届的“节骨眼”上求稳怕乱、不思进取,是典型的不作为、不担当、因私废公、因人废事,背离了好干部的标准。提拔是一个导向问题,如果有一个求稳怕乱、不敢担当的干部尝到甜头,就会有一百个干部跳出来效仿,劣币驱逐良币,既危害政治生态,也影响选人用人制度的公信力。

  换届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坐等干部”的本来面目,动机问题是一个根本问题,“坐等提拔”折射了干部干事创业的初心问题,不是“拎着乌纱帽为民办事”而是“捂着乌纱帽为己谋官”,带着这样的思路去重新检视干部的政绩,就能重新检视干部的政绩和作为,到底是实打实地为百姓造谋福利、为一方造福的,还是做给上级看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

  “我们做人一世,为官一任,要有肝胆,要有担当精神,应该对‘为官不为’感到羞耻”,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提醒,应该成为点醒那些“坐等提拔”的干部的座右铭。要牢记职位和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这既是荣耀与信任,也是重托与责任。哪怕明天就要提拔,今天也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根除“坐等”顽疾,一方面要严格干部选任程序,确保换届考察不走过场,做到提拔干部一天不上任,考察程序就不能停止,对“积极”怠工、“坐等提拔”的干部一经发现,要立刻中止提拔程序,要坚决将“坐等”干部挡在提拔门外;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容错免责机制,为干事创业的干部撑腰鼓劲,让干部能够放下包袱、甩开膀子干事创业。

(责任编辑:邓浩)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