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科学、技术、创新及创业人才政策可谓量多面广。中央、各部门及地方分别出台了各类人才计划,计划体系缺乏有效协调,政策寻租空间大。少数顶尖人才同时得到不同人才政策的支持,但更多普通科技工作者和青年留学回国人员得不到普惠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主体人才扎实工作的积极性。亟待一系列的政策创新,来破解现实困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对人才工作发表重要讲话、作出重要指示。在中央的强力推动下,鼓励人才创新创业、提升人才政策开放度、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等,成为新时期人才政策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
为响应国家号召和落实中央政策,各地纷纷出台吸引集聚创新创业人才的政策,加大对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扶持激励力度。比如,2015年1月,杭州市出台了《杭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人才及团队引进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简称“人才新政27条”),并开始建设梦想小镇等众创空间。“人才新政27条”不仅在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人才极大的便利和优惠,而且资助资金额度也相当大,其中对顶尖人才和团队重大项目的资助额度最高可达1亿元。
2016年,我国迎来了“十三五”时期的第一年,也走进了人才工作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以中央《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北京《关于深化首都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上海《关于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人才新政为代表,一场从顶层设计到地方实践的全方位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次第展开,其共同特点就在于,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要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向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让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充分迸发,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尽展其长”。
“十三五”期间,如何通过进一步政策创新,真正把放权松绑落到实处,让人才和用人主体的动力活力能够最大限度地被激发出来,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核心命题,也是加快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核心命题。
(责任编辑:邓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