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缺乏创新能力吗?

2016年11月11日 10:29   来源:人民日报   蒋建科

  国企不仅拥有强大的人才队伍,且大多处于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理应在科技创新中有更大作为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三院飞航青年艺术团最近推出的舞台剧《双创侠》火了:该剧以三院两项自主创新项目的研制过程为主线,14名演员全部来自三院科研生产和管理一线,首演至今已连演7场,获得观众广泛好评。

  舞台剧生动地反映了航天科工集团的创新实践,也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社会上关于国企创新能力的质疑。说起国企创新,不时能听到一些批评的声音。事实上,国企不仅不缺乏创新能力,而且还在一些重大领域成为创新先锋。除了航天,国企在核电、高铁、载人深潜、特高压电网、支线客机、4G标准、青藏铁路、三峡工程等很多领域,已接近或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确定的我国需要突破的11个重点领域,中央企业都有参与;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企业参与了15项。近些年来,中央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成绩显著。以“十一五”为例,中央企业科技投入年均增长24.6%,研发投入年均增长31.4%。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47家,占全国总数的47%。除了央企,地方国企的创新能力也不容小觑,在市场竞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然,和世界一流企业甚至一些民营企业相比,国企在创新方面还有一些差距。由于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制约,一些国企通过科技创新驱动企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还有待增强,不少产品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还不够多,国际知名品牌还比较少;企业知识产权战略制定与实施工作还不够深入,通过知识产权将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的工作有待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工作还没有完全到位,自我保护和维权的能力还不够强等。

  创新驱动,国企潜力十分巨大、前景非常广阔。与民企相比,国企不仅拥有强大的人才队伍,且大多处于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理应在科技创新中有更大作为。近几年来,许多国企加大改革,为释放创新活力做了有益探索,在基础技术、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的创新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承担起产业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要使命,在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转变,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

  无论国企还是民企,都是中国的企业。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个大目标下,双方应该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在深化改革中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提高创新能力,为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做出应有的贡献。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