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这么理解,改革后,不再是“官”来治理院系,而是以教育家的角色来办学,这正是舆论所期待的
北京大学校长林建华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北大的综合改革正稳步推进,效果开始逐步显现。在人事改革方面,北大未来将尝试取消院系行政领导的行政级别,并采用聘用方式,进一步弱化行政级别,加强人员流动(11月10日新华社)。
高校行政化现象,长期以来备受诟病,其主要表现为内部设置等级化、学术权力行政化、行政权力官僚化等,对教育教学、学术研究造成极大影响,也成为国内高校迈向世界一流大学的绊脚石。其实,无论是决策部门还是坊间,对于高校去行政化早已形成共识。
6年前印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明确提出“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但实际进展却不理想,除了南方科大一度探索去行政化外,其他高校则没有动静。这次,北大将尝试取消院系行政领导行政级别,让人对高校去行政化充满期待。
作为国内排名数一数二的著名学府,北大的一举一动一直处于聚光灯下。那么,此次北大率先去行政化,会不会产生“蝴蝶效应”,带动整个高教系统去行政化?恐怕这是舆论最关心的问题。显然,北大此举比之前南方科大去行政化产生的影响要大,而且高校去行政化的时机也更成熟。
然而,北大去行政化会产生多大的“蝴蝶效应”,还取决于三点:其一,北大自身改革是否高效是否彻底;其二,其他高校负责人是否愿意当教育改革家,主动作为;其三,是否有顶层设计来安排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其中,作为改革先行者,北大去行政化的示范效应很关键。
从林建华校长的表述看,北大去行政化的切入点是取消院系行政领导的行政级别,包括学院的院长和副院长、系主任和副系主任,其职务将跟行政级别脱开。然后,采用聘用方式上岗。可以这么理解,改革后,不再是“官”来治理院系,而是以教育家的角色来办学,这正是舆论所期待的。
然而客观地说,这只是北大去行政化的第一步。高校行政化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内部行政化;一种是外部行政化,而北大此举仅是对内部行政化动了第一刀,其他系统的官能否去行政级别,部分校级领导能否去行政级别,也是内部去行政化的组成部分。如果仅是院系行政领导去行政化,那么效果将很有限。
此外,高校本身的行政级别也应该考虑取消。其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就明确提出,加快事业单位分类改革,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教育部去年的文件中也提出“逐步取消学校行政级别”。而且,林建华本人此前也曾公开建议将高校行政级别直接取消。北大应该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付诸实践。
如果北大去行政化,从内到外都动手术,无疑,不仅符合中央相关文件精神,而且也能探索出更多经验,发挥更好的榜样效应。尽管去外部行政化不是北大所能决定的,但北大去内部行政化效果显现,必然会给决策部门信心,会加快推进高校去外部行政化的步伐。当然,北大也可以主动申请“摘官帽”。
在此,期待北大去行政化能为我国高校全部、彻底去行政化探索出一条可行路径,用事实去说明,去掉行政化的高校更符合现代高校特点和发展要求。据悉,之前南方科大探索去行政化之后,又出现了“局级副校长”。希望北大去行政化一往无前,不再反复,真正为中国高校系统树立一个新标杆、新榜样。
(责任编辑:范戴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