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政策“突袭”不可取

2016年11月10日 08:35   来源:光明日报   张永群

  11月3日22时54分,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在官网发布公告称:11月4日起,在全市行政辖区内实行重污染天气机动车禁、限行管理。根据这一公告,11月4日,西安全市范围内限行尾号为4和9的机动车。公告发布时间离11月4日只有1小时6分钟,“突袭”式限行遭到众多网友吐槽。

  “突袭”式做法并不是第一次出现。2013年12月15日,天津市政府宣布5个小时后将实行小客车限牌限行措施,“全城买车”随即上演。2014年3月25日晚,杭州市政府突然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次日起限牌限行,但杭州的一些4S店已经提前获知消息,紧急把周边城市的现车调运过来售卖。2014年12月29日下午,深圳市政府临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实施限牌政策,距政策生效的时间仅有20分钟,而此前相关负责人曾明确表示,“绝对不会搞突然袭击”。

  这些政策“突袭”疏通了城市道路,却堵了百姓的心。如今,汽车保有量大,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渐成城市通病,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颁布“限牌限行”政策,大多数市民是理解的。但选择“突袭”式做法,不给民众留出适当的缓冲期,被指责也就在所难免。

  突击限牌可能有某种防抢购的考虑,但限行大可不必如此着急,更何况违反程序。按照《西安市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修订稿)》规定,公安部门实施禁、限行措施时,应提前1日以上向社会发布禁限行预通告。西安市交管局显然忽视了这一规定,市民“一觉醒来”莫名其妙被罚款,吐槽声不断,这与政策制定的初衷背道而驰。政策发布程序不规范、条款不明确,暴露出相关部门对民众权利的不尊重。

  人民信任是为政之基,民众了解政策,才能遵守政策。只有与群众良性互动,好的政策才能落到实处。西安市交管局的措施出台太过仓促,细节模糊的公告也很难让民众相信其科学性、尊重其权威性,实施效果自然大打折扣。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规定应早些发,并通过多种渠道发,打通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政策“突袭”损害的是政府的公信力和更大范围的公众利益,实在不可取。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