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的“伪慈善”,为何不一样的话题感

2016年11月09日 10:43   来源:红网   

  自去年起,内江城区部分小区陆续出现以爱心捐赠为名的旧衣回收箱,居民们捐赠热情颇高。最近,小区居民从到小区走访的志愿者处得知,有些回收箱是无资质的志愿者协会在冒名募集旧衣,且衣物去向不明。对此,有调查发现,内江确有多个小区出现有“协会”冒用内江市志愿者协会或内江市中区志愿者协会名义,开展以爱心捐赠为名的旧衣回收活动。(11月7日《成都商报》)

  这两天,关于“公益直播伪慈善”的舆情持续发酵。一时间,“伪慈善”这个词也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各方言论似乎将矛头对准了“主播素质”“直播乱象”等话题,对公益事业造假的源头反而是浅尝辄止,以至于将慈善和“网红效应”杂糅在了一起,并没有触及“假公益”的次生危害。于是,诸如“冒牌爱心回收箱”的事件影响力,反倒被一些针对网络直播的批判所冲淡。

  需要强调的是,冒牌的爱心回收箱,也是一种“伪慈善”。相比于公益直播造假,这种传统的爱心捐赠方式出现假冒,危害可能会更大。因为,相比于一些直播平台来说,爱心回收箱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范围可能还要更广一些,相应的受众自然也就更多,大到国家层面的志愿者帮扶,小到一个社区里的旧衣捐赠,此类传统的爱心扶持方式,可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形成一种思维定式。当这种定式受到“假冒伪劣”的冲击,那么引发的次生危害更加不容小觑。

  对比“公益直播伪慈善”和“冒牌爱心回收箱”,可以清晰地看到,前者属于网络直播技术发展下的负面衍生品,后者则属于常态的“爱心造假”,要说二者的危害性,无非都是让底层人群受到再次伤害,让公益事业蒙尘等等。可如果总是停留在这种层面,看待这种“以慈善之名行谋利之实”的不良举动,很有可能会忽视它给人们内心世界带来的创伤。毕竟,公益直播的造假,也有很多直播平台监管缺失、主播缺乏道德底线等因素,而冒用志愿者名号,在爱心回收箱上做文章,更像是一种习惯性道义缺失。

  “公益直播伪慈善”能够引起如此大的舆论反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对这种假借慈善之名谋求粉丝关注的骗局,感到深恶痛绝。一方面是舆论的注意力被转移到了批判直播平台和主播素质身上,另一方面则是人们的视角出现了偏移,认为这种网络直播的“伪慈善”乱象更为可怕。其实不然,从一般情理来讲,冒牌的爱心回收箱事件,则更像是以往“爱心捐赠不到位”“旧衣旧物去向成谜”的典型例证,可能就新闻价值来说,此类事件的话题争议性稍显不足,正因这样,我们才更应该将注意力拉回至此。

  也就是说,对待“直播伪慈善”和“冒牌爱心回收箱”,应该用一种平衡的视角来看待。虽说二者发生的平台不同,但无疑都给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造成了巨大损伤。在批判“伪慈善”乱象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及时地对传统爱心捐赠失误现象,进行追责、纠偏。因为,今年出台的我国首部《慈善法》第三十六条明确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假冒慈善名义骗取财产。换言之,无论是公益直播造假,还是冒牌的爱心回收箱,都与“依法治善”“用心做善事”的初衷南辕北辙。而那些被遗忘在角落的爱心失误事件,更容易在不经意间,给弱势群体造成更加致命的伤害。

  我们能够对“公益直播伪慈善”进行具象化的批判,实际上是因为其具备很多话题因素,而如果对“冒牌的爱心回收箱”选择轻视,那么这种失衡的价值观,很有可能也会演化出更多更大的爱心捐赠失误事件。由此看来,其实更应该被重视的,是那些反复出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小失误等问题。在虚拟世界中,我们都很容易成为道德捍卫者,而如果回到实际情景中,也许,你我都是那个被爱心捐赠造假所伤害的人之一。

  文/宋潇(西南科技大学)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