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拉肚子也要查艾滋,医院过度检查了吗

2016年11月09日 07:42   来源:京华时报   □郑山海

  不管医院的理由多么充分,老人质疑医院检查过多,都不是无理取闹,对于可以不做的检查项目,医院直接选择了做,就总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

  家住陕西咸阳的一位七旬老人,因为上吐下泻被送往医院治疗,两天后康复出院。可是,老人没有因为康复而高兴,反倒很有意见,因为短短两天,医院居然给他做了57项化验,化验费近1500元,其中还有梅毒、艾滋病、丙肝、乙肝这些似乎毫不相干的项目,这让老人无法接受。

  不只这位老人无法接受,很多老人可能都不接受。跑肚拉稀这些毛病,大多为胃肠系统疾病,围绕着胃肠检查治疗不就得了,干吗去关心梅毒、艾滋病这些问题?显然就是过度检查嘛。

  这是普通百姓的道理,非常的直白而朴素,也很有道理,但又不免偏颇。在医院里,医生护士不只面对某一个患者,他们需要通盘考虑整个病区乃至医院的医疗安全。患者入院治疗,会接受打针、输液等各类操作,这些虽然都是很普通的工作,但针对不同患者也会有不同级别的防范措施。也因此,现在大多数医院都会将梅毒、艾滋病等传染病项目作为入院常规检查,使其成为病房管理的一个依据,这与患者本身的疾病并没有关系。这是医院的道理,非常的学术。

  问题是,医院握着“学术”的高点,就可以随心所欲地为患者设置检查项目吗?显然也不是。在医政管理中,给病人输血或手术前必须检查梅毒、艾滋病、澳抗等传染病项目,对一般的住院患者并不做硬性要求。这是因为,这些传染病的感染者,虽然需要注意,但并不需要做特别的隔离,护士如果在操作中出现针刺伤等意外,马上进行相关检查,大多当天也能出结果,可以说这种意外伤害是可以补救的,因此这些项目并不是非做不可。现在大多数医院倾向于做这些检查,是因为这样对医院更有利,如果这些检查没有丝毫收益,或许很多医院就不做了。

  可见,不管医院的理由多么充分,老人质疑医院检查过多,都不是无理取闹,对于可以不做的检查项目,医院直接选择了做,就总有一些不完美的地方。更何况艾滋病、梅毒这些疾病,在社会中还有些敏感的成分,看见自己与这些项目连在一起,可能给一些患者带来困扰。

  现在的医院管理中,患者拥有一项非常重要的权利——知情权,这个权利具体包括三方面内容:病情的了解权、治疗措施的知悉权、费用的知晓权。诸如梅毒、艾滋这些与治疗没有直接关系的化验,其费用毕竟要患者支付,所以,即便医院觉得应该做,也应该事先告知患者,让患者明明白白地检查,明明白白地消费。其实,这些年因为被检查艾滋病等项目与医院理论的并非孤例,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患者在这方面的知情权还没有引起医院足够的重视。       

(责任编辑:范戴芫)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食品安全是“管”出来的    2016年11月08日
  • ·“不做检查拒开药”的荒唐    2016年04月11日
  • ·突袭检查不应以侵犯隐私为代价    2015年10月26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