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岂能“明码标价”

2016年11月03日 09:58   来源:南方网   

  10月28日,网络爆料,云南永胜县为加快全县脱贫攻坚进程,发文要求干部职工捐扶贫款,每名职工最低捐款一千元。昨天下午,永胜县委宣传部回应称,目前县里已召开领导干部大会,县长已致歉并承诺将退回捐款。(11月2日中国新闻网)

  有道是众人拾柴火焰高,动员民营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广泛参与进来,从各方“单打独斗”到整合资源“握拳出击”,是精准扶贫思维的重要体现。但是同样,精准扶贫不是“强制扶贫”的“代名词”,此次永胜县为加快全县脱贫攻坚进程,积极动员干部职工筹资助力脱贫攻坚,发文强制全县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捐款扶贫,虽然其出发点是好的,让公职人员做扶贫先锋,进而带动社会力量,可以给困难群众以更多的帮助。但发文摊派“明码标价”,显然违背了自愿原则,更严重的是会挫伤广大干部扶贫的积极性。而且这样的事情一旦曝光,那么群众也会对扶贫提出质疑。

  扶贫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扶贫不能急功近利,这样不仅不会起到真扶贫的作用,反而还会起到反作用,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虽然不少贫困户急需资金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但是难关渡过以后呢?难道要继续靠救济吗?所以真扶贫不仅得“输血”更得想办法帮助其“造血”,这才是真正的精准扶贫应有之义。

  扶贫必须以“真”为头,以“实”为底。国家一再强调扶贫要“真扶贫,扶真贫”,切莫变成走形式搞“数字扶贫”,更不能“强制扶贫”、“包办扶贫”。这就要求在扶贫过程中,不摊派、不强迫、不作假,不能把帮扶人的主观意志强加到贫困户身上,自以为是的脱贫其实是对贫困户的不负责任。这样不是“真”扶,更不能真正地帮助百姓脱困。

  而且扶贫要以“实”托底。党员干部要切实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才是施政行为的标准。真正的政绩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实绩,应经得起群众、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而不是做给上级看,更不能出于自己的私利而为,更不能搞“明码标价”分派脱贫。那不是帮助脱贫而是应付扶贫,没有切实站在百姓的位置上替百姓考虑问题,党员干部应该把贫困群众的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帮贫困群众找到脱贫之路,实现小康生活才是真正目的。

  希望脱贫的干部都能够多一分真诚,多一分真心,帮助百姓真心实意脱贫,少一些“面子工程”、“明码标价”,让百姓能够切实感到党的关怀,方能尽快帮助百姓走上致富之路。(南方网杨毅辰)

(责任编辑:范戴芫)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