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煤炭去产能不能“开倒车”

2016年11月01日 07:31   来源:经济参考报   

  煤价涨势凶猛,素有“煤炭价格风向标”之称的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今年以来不断刷新纪录,这也让库存紧张的态势越来越严重。网民认为,煤炭市场供不应求,价格上涨,说明去产能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供需失衡也将影响能源供应和去产能推进,去产能不能“开倒车”。

  去产能不能丝毫松懈

  一些网民担心,在去产能的大背景下,煤炭价格出现快速上涨多少有些出人意料。价格上涨很可能给很多企业传递出一个错误的信号,认为未来的生存空间还是很大,反而会影响到原来的去产能任务。

  据报道,国家发改委近日会同国家能源局、国家煤业安监局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再次召集全国22家重点煤企高层举行座谈会,针对目前局部地区煤炭供应紧张状况提出:已经批准了的先进产能矿井要尽快释放产量;鼓励煤企与用户明年签订有量有价的长协,希望各家煤炭集团在适当释放产量保供的情况下稳定价格。在此之前,国家发改委已经连续五次召开煤炭行业供需会议,启动二级以及一级响应机制。

  在网民看来,淘汰落后产能不能“开倒车”。有网民指出,去产能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头戏、主战场。从目前进展看,煤炭去产能工作正加快推进,如期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是有把握的,但不能有丝毫松懈,后面的任务还相当艰巨。

  保供应要“释”优汰劣

  “政府不要一会儿强迫所有的企业去产能,一会儿又说大家赶快去加产能,这种行政因素永远是滞后于市场的,等所有企业都去加产能的时候,就会发现煤卖不掉了。”网民“刘胜军”建议,政府要放手让市场和企业家去做出判断。政府要做的事情就是不要再补贴那些落后的产能,让它在该淘汰的时候能够被淘汰,那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越是形势变化、局面复杂,越应头脑冷静、综合施策。下一阶段的煤炭工作,应进一步统筹处理好去产能、保供应、稳价格、益长远的关系。”网民“宋时飞”认为,保供应要“释”优汰劣。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方面,应大力培育和发展先进产能,加快安全高效先进产能释放,有序引导在建煤矿投产达产增加一部分产能,并鼓励推进煤炭供需双方签订中长期合同,建立长期、稳定、诚信、高效的合作关系,保障煤炭有效稳定供应;另一方面,要深入推进煤炭行业兼并重组,有效处置“僵尸”企业,加快退出低效无效产能,努力促进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和优化布局。(记者 张小洁 整理)

(责任编辑:邓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