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修复文物应“想好了再动手”

2016年09月30日 08:10   来源:光明日报   李思辉

  文物是不可复得的瑰宝,对文物的任何施工都应格外审慎,不能草率动工。胡乱“保护”,本质上也是一种破坏,虽然这和故意推倒文物盖楼性质不同,但后果一致,都会给历史文化遗产带来灾难。

  辽宁省绥中县小河口的“野长城”,究竟是否被水泥抹平?据《光明日报》报道,9月27日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调查结果:小河口长城涉及抹平有三标段,存在洽商过程不规范,记录不完整,未按照规定报批等问题,且确有使用少量水泥……

  从最初网友“看图说话”的义愤,到涉事专家出面澄清“不存在问题”,再到国家文物局认定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野长城被抹平”事件“反转”“再反转”,跌宕起伏间,事情的原委越来越清晰。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这种一波三折,就是一个探究真相的过程。但文物保护不只是一个学术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

  小河口的“野长城”被施工毁容,不复昔日神韵,已成事实。纵使再小心修复,损伤恐怕也难免。木已成舟之后的讨论和波折,除了引人唏嘘之外,于现实的意义已大打折扣。也不光是小河口的“野长城”,给长城贴瓷砖、给黄河加栏杆、给珠峰修电梯之类不伦不类的事情也时常发生,事后的讨论再深入又有什么用呢?

  一些地方着力修复文物,出发点是好的,不能说他们没有保护文物的意识,只是这种意识很多时候变成了一种想当然的“意志”:往往说干就干,缺乏必要的议事程序、论证过程,结果不仅没有起到保护文物的作用,反而给文物造成了损害。文物是不可复得的瑰宝,对文物的任何施工都应格外审慎,不能草率动工。胡乱“保护”,本质上也是一种破坏,虽然这和故意推倒文物盖楼性质不同,但后果一致,都会给历史文化遗产带来灾难。

  如何避免这种伤害?一个最直观和可靠的办法就是“想好了再动手”。文物保护事关全民,且有其专业性,在修复之前,应以必要的形式公开施工方案,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在充分讨论和论证之后确定科学可行的方案,最后在公众和专业部门的监督下实施。把讨论和论证的“一波三折”前置于动工之前,而不是留到动手施工之后,很多问题就来得及纠正,很多伤害就能及时避免,历经千百年风霜雪雨的文化遗产,就不至于毁在轻率里。

  “往者已不及,尚可以为来者之戒。”小河口“野长城”的教训我们应该吸取。不妨借此问一问,横亘十余个省份的古长城,还有多少地段需要去悉心呵护?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大量濒危文物,应该怎样进行科学的保护和修复?充分讨论、论证,谋定而后动,是起码的遵循。哲人说“只有傻瓜才会第二次跌进同一个池塘”,谁都不希望看到这样的荒唐出现。

(责任编辑:范戴芫)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