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上海“人才新政”是加速人才培养的孵化器(图)

2016年09月26日 11:04   来源:东方网   吴玲

  今天,上海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注意到,相比上海去年出台的包含投资人、创业者直接落户等给力政策的“人才20条”,这次出台的“人才30条”在20条基础上有所增减,增加部分多侧重在“创新创业”领域,减少部分为“大力发展众创空间”等内容。(9月25日《中国青年报》

  上海出台人才新政30条,是一大利好消息!“一大目标”,这一消息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作为大都市对人才的重视,以及对高端人才的渴求。通过给力政策加速人才的培养,与留住人才的战略眼光。国以才立,业以才兴。一个国家只有人才辈出、群英荟萃,才能兴旺发达、繁荣昌盛。

  上海人才新政精心打造人才高地。不仅是青年人才成最大受益者,而且对于培养和使用人才,引进人才都是一种创新举措。尤其是上海的人才“四地目标”,更是具有长远的发展眼光。即到2020年,在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形成与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相适应的人才发展治理体系,使上海成为国际一流创新创业“人才的汇聚之地、培养之地、事业发展之地、价值实现之地”。

  “人才新政”是吸引优秀人才的梧桐树。通过“扩大人才国际交流与合作”,实行双向的人才合作模式,鼓励有条件的高校在海外建立办学机构、科研院所,鼓励企业在海外投资设厂、并购、建立研发中心和高端孵化基地,吸引使用当地优秀人才。吸引海外一流高校来上海开展合作办学,鼓励跨国公司在沪建立地区总部或研发中心,吸引各类国际组织、学术论坛落户上海。从而达到一举双赢的目的。

  应该看到长期以来,我们在人才培养和使用上存在一定弊端。诸如用人制度的僵化。以往的用人制度的弊端主要体现为“非动态”的管理模式,加上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思想观念的束缚,使人才难于流动。在人才选拔、引进、培养、激励、保障等方面要存在条条框框和体制性障碍;分配制度的不合理。“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脑体倒挂,分配制度的不合理,不能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原则;激励机制的缺失。旧体制的突出问题之一就是赏罚不明、优劣不分;教育培养的不对路。人才规模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等等。

  “人才新政”放权减政,为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提供动力源。为“保障和落实用人主体自主权”。推进用人制度改革,保障高校、科研院所用人自主权,消除对用人主体的过度干预,取消一批在人才招聘、评价、流动等环节中的行政审批和备案事项。建立基础研究人才长期稳定支持机制,健全竞争性经费与稳定支持经费相协调的投入模式,鼓励人才自主选择科研方向、组建科研团队。推进青年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积极落实贷款担保、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扶持、创业培训见习、税费减免、初创期创业补贴等鼓励创业政策落实。这一系列有效措施实在、实惠,使高校、科研院所有了培养、引进、用人才的自主权和“自主钱”。是一次改革创新的与市场接轨的新的动力源,契合“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新需求。上海“人才新政”是加速人才培养的孵化器,值得大声叫好!

(责任编辑:李焱)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