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克强总理前往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71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之前,境外媒体就对中国政府的这次重大外交行动给予了高度期望。美国《世界日报》认为李克强总理“将展现中国外交丰富光谱、聚焦世界关注目光”。香港《明报》则认为,通过李总理联合国之行,将“看到中南海的外交智慧和外交布局”。
在结束联合国大会既定日程后,世界各国政要和媒体,对李克强总理在一般性辩论中发表的《携手建设和平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世界》重要讲话,以及相关讲话和活动,均给予了高度评价。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第71届联大主席汤姆森及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等机构的掌门人,都对中国政府在推动自身及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的重要贡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李克强总理代表中国政府提出的,将以消除贫困和饥饿等目标作为首要任务,以推动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为支撑,努力推动世界在经济、社会、环境三大领域形成良性循环,不断探索和完善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环境优美的可持续发展之路等“中国主张”、“中国理念”、“中国方案”感到由衷赞叹。“我很少能在一个会场看到如此多联合国机构负责人和其他国际组织的领导人。这充分说明了李克强总理的领导力,也充分说明了中国的力量。”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20日对李克强总理提出的“中国主张”发出这样的感慨。世界对李克强总理纽约之行的期望,表明了世界各国分享中国发展理念、发展机遇、发展成就和发展举措的热忱;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及媒体对李克强总理在联合国外交活动的高度评价,反映了各方对中国以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推进世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热切期盼。
总体看,李克强总理的纽约之行有以下四个显著特点:
一是总理纽约之行时间节点关键且恰逢其时。2016年是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外交席位45周年,是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通过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执行的开局之年,是G20杭州峰会《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落实的关键之年。在2015年联合国系列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做出了庄严承诺,李克强总理通过出席联大会议,不但向大会递交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而且代表中国政府清晰地阐述了坚定不移贯彻落实承诺的政策,可以说这是对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试金之年”。在45年的时间里,中国政府对联合国、对世界的贡献不断增大,能力不断增强。从这些意义上说,2016年李克强总理的纽约之行,是中国因应世界发展形势需要,正在坚定而自信地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里程碑”和新起点,其意义自然非同凡响。
二是总理纽约之行应时应运且有担当。当前世界经济形势普遍沉靡,各主要经济体正挣扎在复苏与继续下滑的痛苦时期;经济全球化阻力加大,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地区冲突不断、地区热点持续、恐怖主义盛行、对抗与结盟正在剧烈地侵蚀着世界和平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气候问题让世界未来发展的前景笼罩在人类是毁灭还是生存的犹疑氛围之中;全球发展不平等、不平衡问题越来越突出,非洲和最不发达地区的人民正面临着贫困和饥饿的煎熬,如何让他们过上体面而有尊严地生活,正在考验着世界的良心和道德观,等等。李克强总理针对第71届联大系列高级别会议面临复杂的国际形势,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的一系列新困难、新挑战等,以本届联大会议为契机,对在复杂国际政治形势下,如何继续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下,如何推动可持续发展;在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进入深度调整和转型时期,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全球治理等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呼吁加强沟通、携手合作,并做出了自己的“中国回答”、“中国阐述”,提出了“中国方案”,取得的系列积极成果,充分展示了中国政府对世界的担当精神和担当意识。
三是总理纽约之行对世界的贡献让世人瞩目。德国新闻电视台则指出中国总理的主张表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主动参与解决国际问题的步伐在加快”。此评论可谓是国外媒体对李总理纽约之行评价的典型代表。李总理关于“唯有发展,才能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唯有发展,才能消除全球性挑战的根源。唯有发展,才能推动人类文明进”等“三个唯有”的表态,找准了影响世界不稳定不和谐不平等的根源,并进而提出了“需要通过发展寻求根本解决之道”的主张,提出了“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主张,提出了“可持续有着丰富内涵,哪个方面做不到,都将使发展陷入停滞与困顿”的主张。为此,李总理呼吁“国际社会应以命运共同体、利益攸关者的新视角,采取一致行动,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并提出了中国政府的主张,开出了医治世界病的“中国药方”。
在维护世界和平问题上,中国认为没有和平稳定的环境,就没有可持续发展,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果也会丧失,因此中国政府坚定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及其安理会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支持不断改革完善全球治理机制,以适应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出现的新变化。要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建设“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全球伙伴关系”。
在解决地区热点问题上,中国认为必须坚持政治解决热点问题的大方向,历史一再证明,诉诸武力、以暴制暴,只能使仇恨延续、战火不已,最终不会有赢家。因此中国政府呼吁“冲突各方应摒弃零和思维,以对话解争端、以协商化分歧、以宽容求和解。国际社会斡旋调解要主持公道正义,劝和不挑事、帮忙不添乱”,对开恐怖主义“必须坚决予以打击,同时不能搞双重标准,不能把恐怖主义与特定国家、民族和宗教挂钩”。
在提振世界经济发展信心问题上,中国认为必须携手促进世界经济稳定复苏,以解决当前面临的总需求不足、结构性矛盾等突出问题。因此中国政府呼吁“要统筹运用多种有效政策工具,做到需求管理与供给侧改革并重、短期政策与长期政策结合”,主要经济体应以负责任态度制定和协调宏观政策,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保护主义,坚定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自由贸易体制,使各国经济在双赢、多赢、共赢中实现持续健康发展,推动世界经济真正走上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之路。
在解决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问题上,中国政府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呼吁要让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人民“生活得体面、有尊严”。为此,最好能够过政府呼吁要帮助他们加快工业化进程、保障粮食安全、消除贫困和饥饿,“要努力营造有利于减少全球发展不平等和不平衡的国际环境”;面对二战结束以来最大规模的难民危机,“当务之急是要确保难民有基本生活保障,避免发生人道主义危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推动《巴黎协定》获得普遍接受和早日生效,发达国家应发挥带头作用,兑现减排承诺,并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四是总理纽约之行对中国的阐述让世界松了一口气。面对世界经济看中国的目光,李总理自信地告诉世界,目前“中国经济规模已超过10万亿美元,现在一个百分点的增量相当于过去几个百分点的增量,一年的经济增量相当于一个中等收入国家经济总量,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25%左右”,“在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凸显的情况下,我们依靠改革创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结构加快转型升级。今年上半年,经济增长6.7%,位居全球主要经济体前列”。面对成绩,李克强给了世界信心,同时也表达了中国继续承担世界经济增长“强力引擎”的决心和信心,“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大、优势足、空间广,前景光明”。同时,李总理也阐述了中国经济继续发展的思路和路径。这些表态和政策阐述掷地有声,让世界侧目。美国彭博新闻社就此评论说,李克强总理关于中国经济发展以及对外开放的表述,“展示了对中国经济前景的信心”。
在怎么发展的问题上,李总理坚定地告诉世界,中国将在深化改革中求发展。要通过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要加快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改善供给质量,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推动结构转型升级;要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积极推进财税、金融、投资、国企等重点领域改革;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促进中国经济在加快转型升级中平稳增长、在平稳增长中加快转型升级。
在发展的路径上,李克强总理清晰地告诉世界,中国将在扩大开放中发展。要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扩大服务业和一般制造业开放,推进国内高标准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加快同有关国家商签自由贸易协定和投资协定,对外商投资企业实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营造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要创新对外投资合作方式,同有关各方一道,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和国际产能合作,实现更广泛的互利共赢。
在发展环境营造上,李克强总理真诚地告诉世界,中国将在维护世界和平求得中发展。要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要践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努力求同存异、聚同化异,为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作出了不懈努力;要推动和平解决热点问题,积极参与反恐、防扩散等领域国际合作。令世界动容的是,在联合国大会上,李克强总理代表中国政府表示,将坚决支持国际社会解决难民问题的努力,并向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总额达3亿美元的人道主义援助。
面对世界的瞩目,李克强总理代表中国政府向世界交了一份令所有与会者这份的“中国方案”,再次表明了中国的发展得益于国际社会,也愿为国际社会提供更多公共产品的信心和决心。正在走向国际舞台中央的中国,从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四个坚持”,到国际减贫论坛上的“四个着力”、国际气候变化问题的“三个原则”、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五点主张”、推动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一路一带”,再到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发展思想,我们以中国经验、中国理念、中国方案正在向世界敞开胸怀,正在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正在努力向实现共同繁荣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大步迈进,这其中展现的大国担当和世界情怀令世界称道。难怪联合国秘书长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特别顾问戴维·纳巴罗说:“在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道路上,我看到中国领导层作出了实质性的且深思熟虑的努力。”
(中国社科院国家全球战略智库研究员 王灵桂)
(责任编辑:李焱)